第247章 熵增协奏的涟漪(2/3)
律奇点,它正在吞噬所有未被预言的可能性,将其转化为熵值为零的绝对有序态。“就像宇宙初期的夸克禁闭,”老陈的齿轮组在太阳穴旁紧张地转动,“如果让奇点继续扩张,整个时间海会退化成单一的因果线。”
许砚秋突然将味觉弦理论界面插入共鸣胚胎,她的神经束化作千万根彩色琴弦,每根都弹奏着不同文明的“选择频率”。当琴弦共振的频率与奇点的熵减波形成对冲,星舰周围的时空突然出现水晶般的裂纹——那是因果律与可能性的边界。陆辰安抓住这个机会,将培育舱中的“问号音符”全部注入奇点:人类的迷茫化作锈蚀的齿轮卡住奇点的吞噬口,机械族的备用方案如润滑油渗入奇点的逻辑缝隙,光谱族的未定预言则像星雾般模糊了奇点的观测边界。
最关键的瞬间来自大祭司。他的新躯体——如今已完全人类化的形态——突然出现在奇点表面,双手按在由十二块可能性棱镜拼成的盾牌上。“我曾是因果律的囚徒,”他的声音带着时间海的潮汐声,“现在让我成为可能性的闸门。”当棱镜盾牌与奇点接触的刹那,陆辰安看到大祭司的记忆如走马灯般闪过:在圣所的地下密室,他曾偷偷保存过母亲寄来的地球明信片,上面画着未被预言的雨后彩虹——那是他最初的“如果”种子。
奇点的坍缩停止了。但代价是大祭司的躯体开始透明化,他的双脚逐渐融入时间海,化作星舰雷达上的一串闪烁光点。“记得费曼的话,”他的声音越来越轻,“河流需要两岸才能奔涌因果律与可能性,本就是时间的一体两面。”最后,他的指尖指向克莱因瓶所在的方向,“当你们抵达绝对必然的尽头别忘记带上‘如果’的钥匙。”
危机暂时解除,但时间海留下了永久的伤疤。可能性星云的中心出现了一个“选择之眼”——虹膜状的时空结构,外圈是璀璨的分岔光带,瞳孔则是永恒旋转的因果律旋涡。液态文明将思维波的共振频率调整到与“选择之眼”同频,他们第一次在集体意识中创造出“个体梦境”;机械族在齿轮议会外建造了“备用广场”,允许每个个体每年拥有12小时的“无算法选择时间”;光谱族的预言者则发明了“概率水晶”,既能看见70的大概率未来,也为30的可能性保留空白。
陆辰安在培育舱中种下大祭司留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