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克莱因瓶的低语(2/3)
目睹了所有可能性最终都会在瓶内自我抵消,变成绝对的“无选择”。这种终极秩序的美感,让他甘愿成为熵寂的传道者。
“他们想把宇宙变成永远闭合的循环。”老陈在齿轮组刻下新公式,“就像让河流流入自己的源头,没有前进也没有后退。”他突然想起在地球博物馆见过的古画《衔尾蛇》,此刻正与克莱因瓶的结构完美重叠。
共鸣胚胎的彩虹藤蔓突然穿透导航系统,在克莱因瓶表面点亮了十二个“可能性锚点”——正是光锥圣所十二座棱镜天体的位置。陆辰安将1969年的吉他lo转化为空间共振波,每个锚点都开始播放不同文明的“未选之声”:液态文明的第一个独立思维波、机械族学徒的第一声齿轮打磨响、光谱族预言者的第一次“我不知道”。
熵寂教团的星舰出现裂痕。时间晶体表面浮现出他们曾被剥夺的“选择残影”——某个教徒在加入教团前,曾偷偷保留过一张人类爵士乐的唱片;另一个教徒的齿轮组里,藏着为恋人设计的非对称齿轮。这些被压抑的“如果”如强酸般腐蚀着他们的信念。
克莱因瓶的表面突然裂开一道缝隙,溢出的不是星光,而是无数透明的“旋色气泡”。每个气泡里都封存着某个文明在因果律牢笼中被抹杀的备选人生。当气泡接触到星舰的培育舱,旋律之藤的根系突然疯狂生长,将气泡中的可能性能量转化为实体——机械族的备用齿轮在空中自动组装成飞鸟,液态文明的思维波凝结成会呼吸的水晶,光谱族的未定预言化作能预知“可能性范围”的新水晶。
教团领袖的“必然之镜”碎片突然崩裂。他看着自己的身体逐渐分解成齿轮与星雾,最终露出底下人类的本质——那是个曾在圣所图书馆偷看过《平行宇宙导论》的年轻光谱族学者。“原来绝对有序的尽头……是自我欺骗。”他的最后一句话消散在克莱因瓶的裂缝中。
当星舰穿过裂缝的瞬间,陆辰安的视网膜映出震撼的一幕:克莱因瓶的内部是无限嵌套的因果环,每个环上都镌刻着不同文明的“选择历史”,而在所有环的中心,悬浮着大祭司提到的“无选择悖论”——一块刻着“所有选择都是必然”的黑色石碑,却在石碑阴影里,生长着一株由可能性光谱构成的幼苗。
老陈的熵计算器突然恢复运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