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严厉的老师,紧张的学生(2/4)
实到这个时候再去纠结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已经没有必要了,因为每年的考试都不会直接从课本上扒题,不会是简单的去考验一个人对课知识本的记忆,更不会去考对各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公式、定理等等,这些可以被直观看到的东西,因为这些东西相信每个人都已经背的滚瓜烂熟。而真正要考的是能够理解知识的内涵、外延及相互关系,更会多考的是深入了解的思维能力。以语文为例,需要积累丰富的词汇、语法知识、古代文化常识以及各种文学作品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像对古诗词的意境理解、文言文的字词解读等。
赵达看着手中的资料笑了,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啊,没有多么深奥的古文,也没有难以理解的高函数、参数!更多的是证明题和多运量的计算,这对于自己来说实在是太简单了。
现在的这个社会没有普及教育,学生从小学升到初中的比例是90,从初中升入高中的就是十分之三,能从高中考上大学的顶多是五分之一,当然了大专技校并不统计在内。
自己现在的家庭条件很一般,爸爸能给自己的帮助实在是太少了,村主任的能量能够到县里的副处就已经是天了,但是自己要从一无所有开始奋斗也没那么容易,金钱,人脉,资源,每一项工作都需要一步一步去奋斗,争取,还要去尽量避开有可能的雷区和陷阱!
第二天刚考完两科,在这个五十多个学生的班里,每个人都在紧张的去翻找着在自己课桌上摆满的课本,参考试卷和各类辅导书。语文最后的作文题目是未来,但是并没有其他的要求!这是一个广义词,因为没有说明是关于个人未来还是国家的未来,甚至也没有说是世界的未来,那么也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心里所想去写。而自己根据简单的原主记忆和报纸信息了解到的国内情况,就是要写一个预测,一个关于国内未来十年发展的美好蓝图,进行的大胆预测,洋洋洒洒写了一千多字,但是这一千字的作文并不能完全把所有的未来都写明白,交代清楚,所以赵达把前世八五计划里的农业部分进行了重点复制,工业,科技部分进行简明复制。还有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有涉及,均是一笔带过。
我们美丽而又伟大的祖国,未来十年内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过去三十多年以农养工这条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