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58章 ) 首次真正意义的接触地外智慧生命(4/5)
人造天体释放出10万伏特\/米的电磁脉冲,在半径50千米的范围内形成干扰场。
在电磁脉冲的干扰下,人造天体的推进系统出现了短暂的紊乱。小型战舰抓住时机,机械臂的抓取爪如同机械巨蟒般探出,利用微型核聚变产生的引力场吸附在天体边缘。
特制的纳米材料与能量场接触时,触发了量子锁定效应,将天体的推进系统强制降维。
“干得漂亮!立刻把它带回旗舰!启动三级阻尼场,别让这玩意儿在路上撒泼!”林轩兴奋地喊道,机械臂在空中划出胜利的弧线,指挥舱的量子密钥显示屏上,捕获倒计时开始跳动。三级阻尼场通过多层复合装甲,逐步吸收和缓冲天体的惯性力。
经过72小时的固态稳定处理,人造天体被固定在旗舰的环形实验舱。量子之芯启动全频谱解析程序,x射线晶体衍射仪、伽马射线光谱仪等32种探测器同时工作。
通过分析发现,天体外壳采用拓扑量子材料,其电子态可在三维空间实现无耗散传输;能源核心是优化版的小型可控核聚变反应堆,能量转化率达到38,比舰队的30高出8个百分点,但仍处于一级宇宙文明阶段的技术区间。
其通讯模块采用的中微子通讯技术,虽然原理与舰队相似,但在信号编码方式上更为先进。
“没想到在这碰见同级别的‘老铁’!虽然有些技术比咱强,但咱也不是吃素的!”林轩看着不断刷新的分析报告,机械面部的散热口喷出白气,“rob1号,把这些数据刻进量子硬盘,加密等级设为祖宗级!好好研究研究,取长补短!”
“rob1号,集中所有资源,对这个人造天体进行深入研究,我要找出他们技术优化的关键所在。从那些会发光的晶体开始,给我掰开了揉碎了研究!”林轩对着rob1号说道,量子态意识流在量子之芯里构建出上百个模拟实验室。
然而,当量子之芯试图破解天体的通讯模块时,突然出现频率覆盖整个电磁频谱的强烈干扰。所有的量子密钥加密传输瞬间变成乱码,实验舱10厘米厚复合装甲开始不规则震颤。
“怎么回事?怎么会突然出现电磁干扰?这招可不按套路出牌啊!”林轩的机械手指在战术面板上疯狂滑动,试图定位干扰源,“量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