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嫁给陈文兵,是当时最好的选择(3/3)
乡离开家里,不但要承受着肉体上的苦难,还有精神上的巨大压力。
生活条件的巨大落差,超出负荷的劳动强度,文化与心理的断层,以及那不确定的前途,让她惶恐,让她害怕,让她焦虑
这些因素的叠加,给李保霞形成了巨大的身心压力。
偏偏她又是个懂事体谅家里的孩子,看着家里这情况,她的这些煎熬都无法说出口,只能一个人默默承受。
从家里出来,路过肖家的时候,她想去找肖亮,当初下乡的时候肖亮家里给他买了工作,李保霞想着,实在不行,她跟肖亮商量一下,让他早点娶自己进门。
可她没遇上肖亮,倒是遇上肖大婶了,肖大婶知道她找肖亮,朝她皮笑肉不笑道。
“保霞啊,以前你们年纪小就不说了,现在年纪都大了,男女有别,也该避点嫌了,你妈没教过你这些吗?以后你不要老上我家找肖亮。
特别是现在,你们俩一个城里户口,一下乡下户口,天差地别的,要传出点啥风声,你倒是无所谓,别影响了我家肖亮名声。”
李保霞煞白着脸走了,刚出巷子口,就被张荣英追上了。
张荣英把她送到了车站,给她塞了两双劳保手套,和一件工装改的防晒帽。
当时张荣英心里还愁着娘家妈的病,想着家里下一顿饭怎么办,想着怎么还欠下的债,没有留意到李保霞的情绪变化。
李保霞却留意到了妈妈鬓角的白发。
回到乡下,陈文兵再次来帮她的时候,李保霞主动问他,“文兵哥,你是不是喜欢我?你要能拿出一百斤粗粮10斤细粮做彩礼,我就嫁给你。”
她对陈文兵说不上多喜欢,但也不讨厌,他是好人,她不能白白让人家帮忙干活,占人家便宜。
一百斤粮食可以解决家里暂时的困难,让保喜他们不至于饿肚子,10斤细粮给姥姥,让妈妈心中不要有惭愧,别再跟爸爸吵架。
她自己也断了对肖亮的念想,老老实实跟着陈文兵过日子,理所当然的接受陈家的照顾,这是她当时能想出最周全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