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大哥的亲事,暂时敲定(2/4)
了1000多斤鱼,都是从水渠里打捞上来的。
崔青韵本人倒还比较淡定,崔父崔母就比较着急,女儿都三十出头了,在农村算是妥妥的大龄剩女,怎么能不急?
事情不可能无限制地往后拖,今天,许关就是打算跟崔家商量一下,这桩婚事到底怎么处理。
许关是在半中午9点多将近10点到崔家的,说明不打算在崔家吃饭。
这也是农村人走亲戚的一个不成文的规则,需要留下来吃饭就靠近饭点去。如果不打算吃饭,那就距离饭点远一些。
崔家人对许关的到来表现得很意外,还在想着女儿的婚事到底怎么解决呢,许家就来人了。
虽然说兄弟代替大哥走亲戚有些别扭,但也算正中崔家人下怀。
崔新平热情地寒暄道:“你是阿关吧?听你大哥说过,果然也是相貌堂堂。”
许关道:“崔叔,崔婶,韵姐,我代表我哥来看看你们。”
许关其实比崔青韵还大了一岁多,但因为大哥的关系,他还是必须叫姐。如果以后能跟大哥结婚,那就改叫嫂子。
崔青韵是那种耐看型的漂亮,很是落落大方,打招呼道:“阿关来了,快屋里坐。”
崔新平的妻子叫杜秀娟,也是个面目慈祥的老太太,看着许关不停地从后备箱里往下搬东西,连声道:
“来就来呗,还带这么多东西,太多了啊,太多了呀,这孩子。”
也不怪老太太客气,其他礼品先不说,按照许家庄的售价,光草莓就价值上千块了。
还有那近百斤的鱼,去市场上买,也得上千块。
另外,还有两条烟和两瓶酒,都价值不菲。
林林总总加起来,要大几千近万块,在农村来说,走个亲戚实在是太多了。
这也是许国顺交代的,里面未必没有一些对崔家人补偿或表示歉意的成分。
许关道:“婶子别客气,都是自家地里产的,给你们尝尝新鲜。”
崔家人禁不住觉得好笑,你家地里产烟酒啊?
在堂屋沙发上坐下,崔青韵给众人倒了茶,也坐在一边,大家心里应该都知道许关的来意。
许关喝了一口热茶,道:“崔叔,崔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