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老祖宗出山(2/4)
唐鹤童打造这一枚没有字数限制的掌门级别「墨鉴」,博远爷和刘通恒也是足足耗费了大半年时间。
毕竟,想要在已有的仪轨和图谱上面进行修改,提升其炼制速度,可是相当困难的。
也就是刘通恒有着得天独厚的炼器天赋,能够一定程度上感应到法器法宝在炼制过程中的微妙变化。
通过这种能力,他能够把炼器仪轨之中,没有什么作用的步骤简化掉,才能够在三个月里面拿出来一枚无限接近于法宝的掌门级别「墨鉴」。
其实,对于「唐门墨鉴」的存在,丹青两派即「神涂」和「秘画」二门,也是非常感兴趣的。
他们从明末清初开始,就几次三番向「唐门」求购,不过,因为「唐门」自己产量也不高的原因,从来没有答应过他们。
之前王家突然对「唐门」发难,也不是没有「墨鉴」这个因素存在!
至于「墨鉴」为什么那么受丹青两派的重视,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墨鉴」里面存在的墨水材料几乎永不枯竭的原因。
因为不管是「秘画」的「血墨」,还是「神涂」的「炁墨」,都是会随着消耗越来越少的。
所以,在每次战斗之前,丹青两派的异人都会早早储备足够的墨水,防止自己战斗后期因为墨水不足而落了下风。
然而,这两种墨水制作难度和成本都不低,而且有着新鲜度的要求,不能够大量制备。
因此,丹青两派的异人会尽量减少自己跟敌人长时间缠斗的可能性,一般都是会找上个盟友,让自己成为专门辅助战斗的角色。
而「唐门」虽然不通丹青之术,却极其善于利用「三天蚀器法」开发各种各样的材料,这种「墨鉴」之内使用的长效墨水,就是由宋末元初的一味炼器一脉前辈唐松陵开发出来的,配方一直沿用至今没有改变。
只不过,跟门内其他材料一样,这种名为「松陵墨」的材料,同样炼制麻烦产量稀少,现在使用的,还是乾嘉年间老祖宗那一辈的炼器一脉前辈大批量炼制出来的成品。
博远爷和刘通恒暂时还没有炼制过「松陵墨」呢!
其实,要按照唐鹤童的想法,完全可以弄点丹青一脉的手段回来,基于「松陵墨」给「唐门」再增加个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