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大秦相国吕不韦来了(2/3)
倒计之时。
“正如你三弟在南城门提笔:天下为公,神鬼无私,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可天下总是某些人之天下,比如世家贵族,比如百家思想,既然成败乃常数,为什么我吕氏不建立一庇护场,届时,国虽亡但家犹在,家在传承便在,所谓王侯将相轮流做,明年说不定到我家,”
“所以,政治斗争须有度,失败之徒若有退路,诸国之战何必你死我亡,退一步放人一条生路不好吗,说不定某天轮到自家亡国。”
“你三弟之意,此城表面看是商贸之城,可他真正存在意义是规则底线之城,所以你三弟才提出政出自民,言可随心,君无独断,相不专行。”
吕涛被吕不韦一番话说的五体投地,这家伙,真的目光如邃入木三分啦,很多事情,连吕涛自己也未想到这一层。
批评完长子吕蜴,吕不韦掏出秦楚盟约递给吕涛。
吕涛细细看去,只见自己所提条款大部分一字未动,但在胜负后有所添加,比如秦败,不但要退出此地,留下城池工坊工匠,还需赔偿楚国千溢黄金。
楚败,割云鱼二城,但界限只能限制在两城东西十里,而且不能再截断交通。
也就是说,楚国若败,别山封地版图仅止于云鱼二城,云城之西十里外乃楚国领土,鱼城之东十里外也是楚国领土,别山君再不能拓展,而且再不能截断水陆交通。
这条约不是秦楚二国之约,而是楚吕二国之约,并且对于战败投降后具体赎买也明码标价,普通士卒什么价格,百夫长千夫长什么价格,军中主将副将裨将什么价格赎买。
吕不韦点了点这纸盟约道:“你可有必胜信心,为父本来想限定双方兵力,但楚国朝堂不同意,后谈判数日,楚国终于承诺最多增兵六万。”
“楚国还增兵,他不是还有十几万人马吗?”
“对,增兵六万,全是王庭精锐,你可有信心?”
“……”
“盟约已签不可悔改,预计明年开春开战,你还有月余准备时间。”
“知道了,我有信心战胜楚军。”
“挺好,为父陪你赌了,千溢金为父还拿的出。”
这盟约说实话偏向于楚,秦胜仅得三城两百余里沿江荒野,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