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长城停建(反常识决策初现)(2/5)
他猛地抽出腰间铁剑,剑锋直指舆图上的河套平原,“让匈奴无城可守,无草可牧,这才是真正的‘长城’!”
殿外突然传来喧哗声,却是栎阳令急报:“陛下!征调民夫的诏书传到骊山,工匠们炸开了锅,都说‘长城不修,大秦要亡’!”
李岩嘴角微扬,这正是他预料中的反应。他转身对李斯道:“传旨,朕明日亲赴骊山工地,当面解惑。”
骊山脚下,二十万民夫如蚁聚般围在临时搭建的土台前。李岩登上高台时,人群中响起此起彼伏的窃窃私语:“那就是陛下?怎么比画像上年轻?”“听说他要停修长城,莫不是中了邪?”
蒙恬握紧腰间剑柄,警惕地看着人群。李岩却抬手示意安静,声音清朗如钟:“父老乡亲们!朕问你们,修长城为了什么?”
“防胡人!”前排的壮汉粗声回答。
“可修好长城,你们能吃饱饭吗?”李岩忽然抛出问题,“去年关中大旱,多少人饿死?如今郑国渠淤塞,若再不修,明年你们的妻儿就要啃树皮!”
人群骚动起来,有人低声嘀咕:“陛下说的是……我娘去年就没熬过春荒。”
李岩趁热打铁,命人抬上一个巨大的木盘,盘中是用泥沙堆成的泾水河道模型:“看好了!这是朕要修的导流坝——”他拿起一根竹片拨弄泥沙,“坝体斜插河道,将大水分为两股,一股冲淤,一股灌田。如此一来,渠通了,田肥了,粮食堆满仓,你们说,是城墙可靠,还是肚子可靠?”
民夫们面面相觑,忽然有个白发老翁颤巍巍开口:“陛下说得有理,可……真能成吗?”
“当然能成!”李岩扫视全场,忽然指向人群中的一个年轻工匠,“你,过来。你叫什么?”
“回陛下,小人姓王,名顺。”小伙子紧张得额头冒汗。
“王顺,你跟了工匠队几年?”
“回陛下,五年了。”
“好。”李岩从袖中取出一张纸,“这是导流坝的详细图纸,朕命你做这一段的监工。若工程成了,朕赐你爵一级;若不成……”他忽然轻笑,“朕陪你一起跳泾水!”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哄笑,紧张的气氛瞬间松动。李岩趁热打铁,宣布将长城民夫转为水利劳工,每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