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文书风暴(行政效率革命)(2/3)
暮色四合时,李岩在烛火下批阅新送来的奏牍。忽然,一份来自三川郡的文书让他瞳孔骤缩——通篇不过百字,却在\"修缮河堤\"一项下列了三十七个属吏名字,每个名字后都标着不同的铜钱数目。
\"赵高,备车。\"他抓起黑色 cloak 披在身上,\"去尚书台。\"
尚书台的夜烛下,李岩命人将三川郡近三年的黑色简全部搬出。当他将\"修缮河堤\"的开支与人口、河道长度对比时,指尖重重叩在竹简上:\"三年修同一处河堤,用银竟达去年三倍?当孤是傻子?\"
正在整理竹简的老吏员浑身发抖,突然扑通跪下:\"陛下明鉴!此乃乃长史大人授意\"话音未落,窗外传来瓦片轻响。李岩抄起案头青铜镇纸掷出,只听\"哎哟\"一声,一个黑影跌落尘埃,怀中滚出几卷竹简。
\"搜!\"李岩冷声下令。赵高掀开刺客衣襟,露出胸口刺着的\"楚\"字纹身。更惊人的是,刺客腰间挂着的皮袋里,竟装着尚未销毁的旧版奏牍,上面用朱砂圈着密密麻麻的数字——正是三川郡虚报的河堤开支。
\"原来如此。\"李岩捏着那叠旧牍冷笑,\"用冗长文书掩盖贪墨,再借刺客毁证。好手段啊。\"他转身看向呆若木鸡的淳于越,\"博士可曾想过,若公文皆如《诗经》般华美,这天下蛀虫该有多少?\"
淳于越脸色煞白,扑通跪倒:\"陛下明察秋毫\"
\"明察秋毫的不是孤,是这五色竹简。\"李岩将旧牍投入火盆,看火星舔舐那些虚伪的文字,\"明日朝会,着三川郡守及长史廷杖三十,永不叙用。\"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尚书台内忙碌的吏员,\"再通令各郡,凡公文涉及银钱数目者,需附明细清单,敢玩虚者——\"他抬手比了个斩首的手势,\"与虚报军功同罪。\"
午夜的咸阳宫万籁俱寂,李岩却在灯下绘制《公文格式范本》。赵高端来参茶时,见陛下在\"紧急军情\"一栏画了个醒目的红圈,旁边注着:\"六百里加急,需用快马传递,限三日内抵达。\"
\"陛下,这\"赵高指着红圈欲言又止。李岩抬头一笑:\"此乃"特快专递",后世必有此法。\"他忽然想起现代政府的\"最多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