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国之大事(2/4)
土寸金的地方,下笔者自然会惜字如金。
不过竹简相较于纸张有一个好处,那便是在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温暖,四季分明的特点下,相比纸张更易保存。
无论是麻、宣、棉、竹何种材料制作,要想长久保存都需要专业复杂的工艺。
这些工艺直到宋朝才逐渐完善并走上巅峰。
竖亥并不懂制作纸张的技术,但知道一些原理,可以试验出来。
竖亥将后续文化科技树的目标暂时定为纸张用于传播,竹简甲骨用于保存。
技术方面的工作容易,但要统一文字,难度则体现在其他方面。
正当竖亥心中大致勾勒出日后文化改进的方向,商均也完成了卜辞的刻画。
“接下来要做什么?”竖亥对流程只知道大概,这方面还是要看商均。
商均答道:“接下来,我们要洗干净,然后准备祭品,举行仪式。”
“既然是问河伯和山鬼,那最好得有个人牲,再来猪牛羊鹿各三头”
竖亥一巴掌打断商均不切实际的幻想。
商均这才反应过来:“哦,我们什么都没有,那就这些马肉吧,总不能一点没有。”
“然后得用舞蹈取悦祂们,还要把卜辞唱出来。”
当前时代,“礼”、“法”虽已有雏形,但还未形成严格普遍的成文规矩,只有约定俗成。
因此竖亥和商均的占卜尽管错漏许多,却也无伤大雅,正如其先前所言:“心诚则灵。”
后世的商王朝,关于祭祀则有一套完整且严苛的流程,
卜辞的载体:甲骨,需要精心挑选,
来自哪种龟和牲畜的哪个部位都有讲究,为了形成更复杂的裂纹,还需要提前做钻孔等处理。
随后刻上前辞和命辞,即占卜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事项。
完成占卜仪式后,还要将对裂纹的解释,后续的祭祀规格刻上,
即裂纹如果显示结果不好,需要祭十头牛,献上舞蹈,在完成上述任务后需要补刻。
直到最后占问的事项得到结果,要将结果也补刻。
完整的占卜,每一道流程都由专门的神职人员负责。
神职人员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