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最小的初中生(2/3)
入学手续倒是很简单,缴了学杂费,领了书本和学生证就算完成了。中学离小学也就两条街道的距离,离刘大海的家倒也近便。所以不用住校。
入学的头几天,倒是因为小镇天的入学引起了不小的风波,有些人说小镇天是官员子女,开了后门,有些人则是说他有可能是看着小,其实有十几岁了。但老师们却是知道,这是一个神童,因为他的小学档案已经知迁到了初中。老师对他倒是很是关注。八岁的初中生,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吧。以前到是有十岁的初中新生,8岁进来到也不是不能接受,不是吗?
学生时代永远是快乐的,也是枯燥的。这里略过百万字。
四年时间,匆匆而过,小镇天也12岁了,以全市最高分考入第一高级中学。刘大海也当上了后勤部主任,王若梅被调到了业务部,当上了业务主管。外公王贵生退休了。城市的条件也越来越好了,有了公交车,有了出租车,也有了电视机、自行车和洗衣机。国民经济也步入了新的时代。
刘镇天上高中第二年,四大伟人去世,举国同悲。刘镇天高中毕业,也同样以学霸的姿态考入了大学,本来他是可以进入华青大学,或燕京大学的,但是为了和家人在一起,他选择了羊城大学,也是一类,只是比华青和燕京大学差一线罢了。同年,政府出台了新的政策,经济做出了大改革,国民经济得了巨大的腾飞。私人企业遍地开花,争奇斗艳。来羊城的几年间,外公王贵生和外婆李兰青回去过三次姊归村。年纪大了,也退休了,外孙也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时时看着了,也有时间回去看看了。
杨宝一家也因为改革春风,全家搬到了羊城,在这里找工作倒也是很容易的。只要勤劳,到哪都能有机会。杨宝的大儿子杨雄也上高中了,小女儿杨英还在上初中,也都转校到了羊城。同时姊归村的很多年轻力壮的也都出来打工了。因为交通发达了,长途火车汽车也都四通八达。农民的思想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这就是第十一届全会后产生的效应。万丈高楼平地起,工业,科技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四年大学毕业,刘镇天家也有从黑白电视机换成了彩色的,这是他们家第一次看到了彩色的电视机。他们家的房子也换成了四室二厅的大房子了,外公外婆也和他们住在一起了。以前是两套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