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长安烬与未来光(3/5)
\"他指向北方,\"看!\"
一颗流星划破夜空。高适仰头望去,恍惚间看见流星化作展翅的鹏鸟,消失在银河尽头。
\"高兄,\"李白的声音从很远的地方传来,\"明日我要去终南山访道,你可愿同行?\"
高适握紧玉佩,鱼纹的棱角硌得掌心生疼。他想起先祖战袍上的血迹,想起书房里积灰的兵书,想起自己苦练剑法时滴在青石板上的汗水。
\"我\"他深吸一口气,\"我要去长安。\"
李白笑了。那笑容比月光还清澈:\"善。\"
黎明时分,高适在驿站门口与李白道别。晨雾中,白衣诗人的身影渐行渐远,唯有歌声飘荡: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高适摸了摸怀中的玉佩——李白执意留给他的。他转身走向长安方向,脚步比来时坚定了许多。
驿站的老马夫正在喂马,见他独行,随口问道:\"那位白衣服的相公呢?\"
\"访、访道去了。\"高适答道。
老马夫眯起昏花的眼睛:\"小相公去哪儿?\"
高适望向长安方向初升的朝阳,忽然发现自己不再结巴:
\"去成为大鹏。\"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天宝十四载冬,渔阳鼙鼓终于动地而来。
高适站在潼关城头,铁甲凝霜。
他望着远处燃烧的烽火,恍惚间看见二十年前茶肆里盲眼老翁弹唱的画面。
\"将军!叛军已破洛阳!\"副将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
高适握紧枪杆,指节发白。枪尖上刻着\"鹏\"字,是当年李白用佩剑帮他刻的。
他忽然想起那个雾霭朦胧的清晨,李白说:\"你本就是鹏。\"
\"传令三军。\"他的声音不再结巴,\"死守潼关。\"
长安沦陷那日,大明宫的舞象发了狂。
这头曾为杨贵妃献舞的瑞兽,此刻浑身着火,长鼻卷着燃烧的旌旗在朱雀大街上奔逃。
残破的城楼上,不知哪个教坊女子还在跳《霓裳》——水袖甩过焦黑的梁柱,宛如枯枝上最后的梨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