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长安烬与未来光(4/5)
高适率残部进城时,正看见这幕。
他忽然想起开元二十三年,与李白在黄鹤楼读崔颢诗的情景。
那时李白醉醺醺地拍栏长吟:\""昔人已乘黄鹤去"?谬矣!分明是黄鹤乘人而去!\"
如今黄鹤楼已成焦土,而他们这些\"昔人\",倒真成了诗里飘散的云烟。
\"报!永王叛军中抓获要犯!\"
当高适看见囚车里白发散乱的李白时,枪尖\"当啷\"砸在青石板上。
曾经谪仙般的人物,如今满脸血污,右眼肿得睁不开——但那只完好的左眼,依然清澈如初见时的模样。
\"李、李\"高适的结巴突然复发。
李白却笑了:\"高三十五你果然成了大鹏\"他剧烈咳嗽起来,血沫溅在囚栏上,\"可惜我终究是鱼\"
暗夜军帐中,高适展开永王檄文。那字迹他认得——是李白的手笔,但绝非本意。
文中\"轻舟已过万重山\"一句被朱笔圈出,旁边批注:\"反诗\"。
\"将军,此乃灭族大罪\"参军低声道。
高适摩挲着腰间的鱼纹玉佩。
二十年来,这玉在战场上救过他三次:睢阳之战箭头偏转三寸,灵宝突围时叛军突然失明,最近一次是三天前,玉面莫名发热示警伏兵。
\"备马。\"他突然说,\"我要见郭子仪。\"
雪花落在李白眉间时,他以为自己到了阴曹地府。直到听见有人吟:\""大鹏飞兮振八裔"下句是什么?\"
\"中天摧兮力不济。\"李白下意识接完,才发觉镣铐已除。帐外站着披甲的高适,肩头积雪三寸。
\"你\"李白瞳孔骤缩,\"私放钦犯\"
高适扔来酒囊:\"是鹏鸟救了鱼。\"
他们像初遇那夜般对饮。
李白得知高适用全部军功换他性命时,酒液突然从指缝漏下——那只曾写\"云想衣裳花想容\"的手,如今抖得握不住酒囊。
\"值得吗?\"李白声音嘶哑,\"为了个废人\"
高适指向帐外焦土:\"为了长安。\"
至德二载,唐军收复长安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