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青帮血战(2/5)
,主治医师曾说他的杏仁体有异常放电,当时只以为是常年失眠导致的神经衰弱,现在想来,那片阴影倒像是蛰伏在颅骨里的电子幽灵,正悄然改变着他的命运。
就在这时,系统的蓝光毫无预兆地在视网膜上炸开,跳动的倒计时数字,宛如浸了煤油的蜈蚣,顺着视神经拼命往大脑皮层里钻。陈默一个踉跄,赶忙扶住身旁的电线杆。斑驳的民国月份牌上,那位身着旗袍的美人,正用油墨绘制的眼睛,怜悯地望着他。远处,隐隐传来零星的日语喝骂声,奇怪的是,他竟能听懂那些夹杂着大阪腔的军令。而这份语言能力,正裹挟着原主被电刑审讯的记忆碎片,如海啸般无情地冲刷着他摇摇欲坠的理智。
“读心者计划?”陈默咬着后槽牙,将 1911 手枪缓缓插回枪套。金属卡榫咬合的清脆声响,惊醒了肌肉记忆,他的左手竟自动摸向腰间暗袋里的氰化钾胶囊。作为研究战时传播学的副教授,他曾在那些发黄的档案里见过这个神秘代号,那是戴笠亲自审批的绝密项目,所有参与者的档案最终都被盖上了“殉职”的黑色印章,透着无尽的神秘与残酷。
黄浦江的风呼啸而过,卷着燃烧的报纸,从他脚尖掠过。头条《申报》的铅字,在灰烬中明明灭灭,仿佛在诉说着这个动荡时代的无常。陈默突然笑出声来,笑声里混着苏州河淤泥的腥气,透着无尽的讽刺。昨天,他还在讲堂上从容分析战时媒体的舆论导向,此刻,却已然成为自己论文里的研究对象。
系统界面突然弹出一个鲜红的警示框,他盯着那行“检测到宿主心率超过 140 次\/分钟”,忽然意识到,最可怕的并非枪炮的轰鸣,也不是未知的任务,而是自己正在悄然适应这具身体的本能。就像此刻,他竟能隔着两条街,从皮鞋叩击青石板的节奏,精准判断出有三人正朝他靠近,甚至还察觉到其中一人的左脚靴跟镶了铁片。
当指尖触到口袋里记者证的边角,那是军统为他伪造的身份——烫金的“申报”字样,在晨曦中泛着冷光。原主作为《申报》驻沪记者的证件,如今成了他在这乱世的第一层伪装。就在这时,陈默不经意间抬头,正好看见周三宝头顶竟显示出一行词条:午时搜查,目标:青帮码头仓库。他心中一惊,手指一抖,前身留学东京时咬钢笔的习惯不自觉犯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