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大明律令(2/6)
,转眼又跳到《论语》去了?
这位孔博士怕是有什么隐疾。
“殿下天资聪颖,既然如此聪明,更应专心致志,为何心不在焉?”
孔博士手握戒尺,走近朱慈烺身旁,准备好好管教一下这个一直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的储君。
动手是不可能的,毕竟身份摆在那里。
但教训却是毫无阻碍的。
在国子监,只要身份不是学员,就可以随意训斥学员,学员还不敢反驳。
一旦反驳,便是目无师长!
孔博士也不是等闲之辈,他计划借由话题步步深入,教育朱慈烺。
可朱慈烺却说:“我并未走神,而是在思考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孔博士的好奇心被勾起。
“我在思索,为何我们始终只学习儒家思想,而不接触其他学派呢?”
全班顿时鸦雀无声,孔博士惊讶地盯着朱慈烺,仿佛面对的是个异类。
若朱慈烺是普通学生,孔博士恐怕早已动粗。
然而眼前之人是朱慈烺,当今大明的太子,他不敢造次。
这一刻,他竟不知该说什么,涨得满脸通红。
朱慈烺瞧见孔博士这般模样,疑惑地开口:“孔博士,您怎么了?”
“殿下!您这是怎生了?”
“我?只是问了个问题,便成了这般?”
朱慈烺一脸无辜。
“殿下怎能问出这样的话?儒家乃我辈根基,岂容置喙!”
孔博士真动怒了,一辈子钻研学问,容不得他人非议他的研究。
不仅是孔博士,即便旁人听到这话,怕也不会给朱慈烺好脸色,便是太子身份也一样。
“根基?儒学能让百姓吃饱饭吗?”
“殿下莫要胡言乱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没了儒学,如何能平天下?”
“我们是凭儒学平定天下吗?还有孔博士,您觉得如今天下安宁吗?”
朱慈烺又一次发问。
孔博士被这一连串的问题噎得说不出话来。
“儒家讲究格物致知,探究事理以得智慧,可为何我见到的都是些死记硬背、固守成规、盲目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