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收拾他(1/3)
经商若还要谈什么情义与仁心,还不如转行去做司仪呢。那行当每天都能看到幸福和情义。翟杰听梁总这么说话,心里很不是滋味,却又无法直接反驳。
梁总是华正集团的元老,自公司创立起便跟随老总四处打拼。这些年历经风风雨雨,华正终于在商界站稳脚跟。然而老总因积劳成疾,身体虚弱,难以继续掌管大局,于是退居幕后,将自己的儿子推上前台。
老总的这个儿子是个“海归”。正是翟杰。赶上了改革开放和出国留学的热潮,老总的儿子到国外学习了几年。留学的日子对翟杰来说是最愉快的时光,没有压力,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比如画画。
翟杰在学校时坚决不肯听父亲的话去学金融或企业管理,偏要研究自己热爱的油画。他认为艺术才是人类追求美好的顶峰。在国外的那些年,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艺术天地中。回国后,由于父亲身体不适,他被迫接手公司的事务。
但在董事会上,除了他之外,其他人都快五十岁了,加起来的年纪恐怕比他大上百岁。翟杰不知道该怎么应付这些老顽固,说轻了他们不当回事,说重了他又开不了口,毕竟这些人和他父亲年纪相仿,真要得罪了,估计父亲先得收拾他。
翟杰提议召开股东会议时,最初大家都很配合地出席。然而会议开始后,参会者却陆续离开或通过电话参与。会议尚未结束便形同解散。渐渐地,股东们纷纷请假缺席。翟杰为此苦恼不已,可庆幸的是还有梁总支持他。梁总是当年与翟杰父亲并肩作战的重要伙伴。
每次会议,梁总都会坚持到底直到结束。然而翟杰提出的每一个新想法,几乎都被梁总驳回,理由是他年纪轻轻,考虑问题过于理想化,缺乏实际可行性。起初,翟杰努力改进自己的计划,但久而久之,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觉得做什么都不行。于是他愈发沉溺于酒精,似乎只有醉酒才能找到慰藉。
梁总虽然无奈,却仍想帮助翟杰振作起来。他主动联系了杨氏集团,希望促成双方的合作,以此激励翟杰。
杨氏集团的老董事长与梁总私交甚笃,因此杨雨灵也认识梁总。经梁总牵线搭桥,翟杰与杨雨灵的会面非常成功。这次会面对翟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不再像以往那样借酒消愁,整个人也变得更有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