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一天卖膳鱼,存了3600元(2/3)
,东门离他们村最近。
进了城,看着街道两旁低矮的红砖房,窄小的街道,张卫国很难将眼前这个破旧的城市和40年后那个高楼林立、马路宽阔、干净整洁的文明城市联系起来。
每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机遇,抓住这些机遇的人往往能够获得巨大的成功。
1980—1985年:摆地摊,1985—1990年:个体户,要挣大钱,就得抓住时代的风口。
10分钟后,张卫国来到农村信用社,这里的人不多,门口只停了两辆自行车!
现在大家手里都没有太多的余钱,有几十,几百元的都放在家里。
张卫国来到一个窗口,说自己要存钱,工作人员有些懒散的问:”存多少,定期还是活期?”
在工作人员不敢置信的神情里,他数了3600元出来,笑着说:“存一年定期。”
工作人员小心翼翼的接过钱,仔细点了起来。
他们这里的动静很快吸引了其他信用社的人,等张卫国存完钱,将存单放进包里,准备离开时,信用社主任小跑过打招呼。
“这位同志,您是哪个单位的?”
张卫国进门时,主任就看到他了,只是看他穿着普通,认为他就是个普通农民,哪成想自己看走了眼。
张卫国瞎编了一句:“我就是个摆地摊的,没有单位。”
听到他这样解释,主任又笑着说:“好好好,现在国家鼓励摆摊,不管黑猫白猫,能捉到老鼠的就是好猫。”
“同志,我叫秦奋,你叫我老秦就行。”
“以后你要存钱,直接来咱们信用社,不用排队。”
这年头,农村信用社作为正规的金融机构,他这个主任需要背负考核指标。
银行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其考核体系相对复杂,涵盖了多个方面的指标,包括存款、贷款、客户维护等,这些都会影响绩效工资和奖金的发放。
张卫国当然不会叫人家老秦,他笑着伸出手:“秦主任,你好,我叫张卫国。”
“如果来这里存钱不用排队,那我以后就找您。”
“今天忘记带烟了,真不好意思。”
有人才好办事,虽然他现在只需要存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