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怒涛(2/3)
墨的瞳孔骤然收缩。
渡口西侧堤坝,4时40分
伪装成日军工兵的程墨蹲在炸药箱旁,指尖抹过引线上的凝露。这些德国产导爆索的防水层被刻意削薄,遇潮会提前十分钟自燃。他正要动手调换雷管,背后突然响起枪栓声。
“山田伍长,”少尉的刺刀抵住他后腰,“第三小队应该在东侧布防。”
程墨压低声线,模仿着大阪方言:“栗原少佐让我来检查起爆器湿度。”
(学习能力激活:日军华北驻屯军第三联队确有栗原少佐,三日前因肺炎入院。)
刺刀缓缓撤回的瞬间,渡口突然传来爆炸声!程墨趁机撞翻少尉,翻滚着躲进堤坝泄洪口。浑浊的河水灌入时,他瞥见对岸有黑影闪过——三个戴斗笠的渔民正用掷弹筒轰击日军炮艇。
河道芦苇荡,4时55分
程墨浮出水面,耳边是此起彼伏的警报声。他扒住翻覆的炮艇残骸,指尖触到舱壁弹痕——弹道角度显示袭击者来自南岸国军防区。
“程组长好水性。”
林婉清的声音从芦苇丛中传来,她站在齐腰深的水里,瓦尔特手枪的准星锁住他眉心:“军政部的录音带在藤原手里,你猜里面是谁的声音?”
程墨突然潜回水下,子弹击碎他刚才倚靠的木板。日军汽艇的探照灯扫过时,他拽住林婉清的脚踝将她拖入河底。两人在淤泥中扭打,她脖颈的纱布脱落,露出溃烂处新缝合的樱花纹烙印。
(危险预警:上游传来闷雷般的震动,第一道堤坝已开始决口。建议向东南方沙洲撤离。)
废弃水文站,5时15分
程墨拧开锈蚀的铁门,霉烂的文件柜里塞着1934年的黄河水位记录。林婉清的白狐裘滴着水,枪口始终未离开他的心脏:“你就不想知道录音内容?”
“比起这个,”他忽然用镊子夹起她衣领的纤维,“我更想知道——德国拜耳公司的实验室制服布料,怎么会出现在潼关黑市?”
电台突然发出刺耳蜂鸣,两人同时扑向设备。破译的电文让程墨青筋暴起:
“确认目标进入水文站,执行b计划”
整栋建筑剧烈摇晃,预先埋设的炸药从地基开始连环爆炸。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