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旧物重生,破机器动了!(2/4)
“钱?给!”
之前“炼金”赚的那几万块,除了留下发工资、付货款的救命钱,剩下的,孟远眼睛都不眨一下,全砸了进去!
“缺零件?买!国内没有?托关系去南方,去香港,也要给我搞回来!”
“缺材料?买!耐酸的管子,耐火的砖头,进口的密封圈,只要是线上要用的,再贵也给我买!”
孟远这股破釜沉舟的劲头,像把火,点燃了整个技术团队。
苏振华教授嘴上不说,看着孟远把钱当纸一样撒出去,心里也暗暗点头:
这小子,有魄力!他来的次数更勤了,关键地方都亲自盯着。
赵建国、钱敏这两个年轻人,更是把铺盖卷都快搬到了厂里。
跟着孙师傅、老李师傅他们,黑天白夜地泡在车间,啃下一个又一个硬骨头。
修复,就是一场硬仗!最难啃的是那台回转窑。
赵建国发挥他搞机械的本事,重新设计加工密封件,硬是把气氛保护给解决了。
孙师傅也是牛人,愣是把老掉牙的控制系统给修修补补,虽说离自动还远,但手动调个温度转速,精准得很!
窑里的耐火衬,苏教授亲自把关,找特殊配方的耐火泥,让经验最足的老师傅,一块砖一块砖,小心翼翼地砌好。
酸浸罐腐蚀厉害?
孟远当即拍板:“里面加衬!用厚的pp板,耐酸耐磨,给它多续几年命!”
洗涤槽也听苏教授的,搞了台二手的板框压滤机,效率立马提上来了。
孙师傅带着几个徒弟,把乱七八糟的电线、控制线重新捋了一遍,老化的阀门仪表全换掉。
控制柜看着还是土气,但打开一看,线路走得整整齐齐,安全!能用!
就这样,叮叮当当,焊花飞溅,油污汗水混杂,一个多月硬扛下来。
奇迹,真的发生了!
那条被电池厂当废铁扔出来的生产线,锈迹斑斑的躯壳下,竟像是换了筋骨,重新运转了起来!
外表还是老旧,补丁摞补丁
可骨架是完整的,关键地方闪着新件的光泽,管线走得利利索索。
控制柜,看着也精神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