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他一人可抵千军万马(1/3)
萧祁凰目光落在她脸上:“就算你不答应,圣旨也会送到东安王府,过年完三四月,杨璃月会跟着祁渊一起去战场,东安王愿意把兵马交给杨璃月固然好,否则就是抗旨。淑太妃可以回去好好想一想,是想利用静王让东安王妥协,并保住静王的命,还是让东安王府因为抗旨而被满门抄斩?本宫相信,你会做出明智的选择。”
说罢,转头吩咐嬷嬷:“送淑太妃回去。”
淑太妃沉默良久,嘴角扬起一抹悲哀的笑容,转身走了出去。
往日总是挺直的脊背,今日看起来也塌下去了一些,浑身流露出悲凉气息。
虽然人生已过半百,早该明白很多事情。
可站在她的立场上看,东安王是跟着先祖打江山的人,立功无数,而她出身将门,嫁给先帝之后,替皇家生下一个皇子。
他们父女都是对皇族有功之人。
可到头来还是避免不了兔死狗烹。
四位藩王已经被除掉两位,现在轮到了东安王,她觉得这是皇族无情的体现——不管什么理由,都无法改变她生出这样的想法。
而站在萧祁凰的立场上,东安王曾经战功赫赫,他享受到了战功带来的好处,先祖皇帝不曾亏待他,封王已经是武将能享受到的最高荣宠。
他镇守东州,做了风光无限的一方王爷,庇荫子孙,不管是权力还是容耀,他都拥有过。
但曾经的功劳不是免死金牌。
功是功,过是过。
静王犯下的事情,找任何借口都无法原谅,别说他只是个亲王,就算是当今天子做下这样的事情,也该受到臣民唾弃弹劾——若满朝文武能容忍这样的一个君王,那就意味着这个国家已经在走向覆灭的结局。
掌权者就该铁面无情,有功者不吝于赏,有过者绝不轻易放过,这也是对其他人的公平。
寿安宫里安静了好一会儿。
宫女把饺子一一端上来时,太后才淡淡开口:“你真要放过静王?”
萧祁凰道:“不是放过他,只是免他一死。”
若淑太妃愿意配合,用亲情说服东安王把兵权转给杨璃月,她愿意让静王免去死罪,贬为庶人,幽禁终身。
这个结果就是东安王可以继续活着,只是兵权不再归他所有,东安王府真正的掌权人会慢慢变成杨璃月。
当然,这需要不短的一个过程。
杨璃月握着兵权,在战场上立下功劳,用战功获得将士们的信服,掌管兵权之后,才能拥有话语权,才能成为新一任东州之主。
若东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