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向蓝军的转型(2/5)
可能完成的天方夜谭。
吴学军盯着电子地图上代表自己部队的蓝色标识,眼神锐利如鹰,但此刻也充满了沉思。
作为一旅之长,他深知这个任务的艰巨性。
这不仅仅是改变训练科目那么简单,它涉及到编制体制的调整、战术思想的革新、官兵观念的转变,甚至可能需要新的装备和技术支持。而这一切,都要在一个月内初见成效?
陈厉川则从政治工作的角度思考着。
如此巨大的变革,官兵们能理解吗?能接受吗?
会不会引发思想波动?如何在短时间内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激发训练热情,确保部队在转型期间保持稳定和战斗力?
沈苍野看着两位主官紧锁的眉头,心里也是一片沉重。作为参谋长,具体的方案制定和组织实施都要落到他头上。可现在,他连第一步该往哪儿迈都毫无头绪。
“老沈,”吴学军终于开口,声音低沉,“你先组织参谋部的人,把上级的文件精神再吃透,看看能不能从字里行间找到一些线索。另外,把我们旅所有营级以上主官都召集起来,明天开个诸葛亮会,集思广益。看看大家有什么想法。”
“是!”沈苍野立正敬礼,但脸上的愁容并未散去。
“老陈,”吴学军又转向政委,“思想工作要跟上。越是任务艰巨,越要稳定军心。要让大家明白这次转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也要避免造成恐慌和畏难情绪。”
“明白。”陈厉川点点头,“我会让政治工作部拿出方案,配合军事行动。”
命令下达了,但问题依然摆在那里。三位319合成旅的最高指挥官,望着指挥中心里闪烁的屏幕和复杂的图表,再次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一个月,一支全新的、定义模糊却要求极高的蓝军。
这道难题,该如何破解?
作战指挥中心内,空气仿佛凝固了。
吴学军、陈厉川、沈苍野三位319合成旅的巨头,各自消化着这道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命令。
“一个月……无特定参照对象……混合威胁蓝军……”
吴学军低声重复着这几个关键词,手指在冰凉的指挥台上重重敲了一下。
“咚!”
沉闷的响声打破了寂静。
政委陈厉川和参谋长沈苍野的目光同时聚焦到旅长身上。
吴学军的眼神锐利依旧,但紧锁的眉头下,却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
“命令难,是肯定的。”
吴学军的声音不高,却异常沉稳,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