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想不出标题(3/4)
着莱河、腊河水系的金矿能成为第二个淘金圣地,吸引无数人前来,而这对于拉包尔殖民地的经济发展显然至关重要。
不过金矿什么的都是未来的事情了,即便从现在就开始筹备,怕是没个三五年都不会出什么结果。在黄金大量产出之前,拉包尔管委会最大的出口商品仍然是椰干,这是他们获取出口收入的第一大途径,其次是干果及水果罐头、木材、西米等物资。
因此,史丹利到城西农业区参观的第一站便是国营的椰园。这个种植园有五百多名莫图人劳工在此工作,是本地规模最大的一个。他们从树上采摘椰子,然后进行加工。整个过程中几乎使用不到什么机器,纯手工作业,因此这个种植园毫无疑问是建立在剥削奴隶般的莫图人的基础上的。
椰制品除本地消费外,大部分供出口,主要客户就是远东诸藩的中国人以及日韩等地。但他们近年来面临着极为激烈的竞争,文莱、帝汶甚至是廉梧等地都有大量椰子产出,市场价格一跌再跌。而他们拉包尔又远离市场,若不是他们大量使用奴隶,成本极低的话,几乎很难与别人展开竞争。
史丹利脸色不是很好地参观了整个椰园,然后脚步一拐,直接去了旁边的橡胶种植园。橡胶已经不是什么新事物,但对拉包尔来说是新东西,因为引种时间不长。
这个种植园同样是国营的,不过为了减少投入,当初引进了新华夏岛的新华县农业局作为股东。对方提供树种及必要的栽培管理技术,莫图县提供土地、劳动力及部分现金,双方各占一半股份,最终搭起了这个种植园的架子。
史丹利抵达的时候,正值种植园中午列队点名时间。在监工敲完铜锣后,大概三百多名土著在操场上列队,监工们站在前面,劳工站在后面,这表示种植园的一切活动都是军事化的。
监工们大多来自本地,一般是美拉尼西亚人与东岸人的混血后裔。他们的收入较高,在园区内有单独的住宅,可以把妻子儿女带来。种植园管理层及保安队伍是东岸人,园主是最高负责人,每天制定工作计划,比如今天修剪完50棵树,明天把100棵树旁边的杂草清理干净等等。
在园主的眼中,他并不把那些土著看做人,而是一个“基本工作单位”,属于消耗品,他甚至连名字都懒得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