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6章 尽释前嫌(2/3)
母亲族人的心理历程,刘备无需细想。只需知道,他们以后不会再逼母亲改嫁就够了。
大舅焉能不喜?
见刘备面色不虞,大舅急忙陪笑道:贤侄勿怪,彼时不知涿县刘氏还能有如此气象。
此时的范县,正在大河岸边。
三叔席坐吃酒,被迎入后堂的刘备,对这些繁文缛节,多半不知了。
出门一观,只见几个半大少年,衣衫褴褛,上蹿下跳,翻筋头,打滚,只为讨些喜钱。
此,还不全是母亲氏族倒向刘备的原因。
当然,大舅说的都是真心话。或许,这个理由在当下也足够正经。所以才说的理直气壮。
这个年代,能坐两匹马拉的车。如假包换,绝对是身份的象征。
院中停满牛车,并无匹马。
一路车马劳累,十余日后,刘备一行终于抵达了范县。
大舅答道,城中质舍(当铺),多为张屠所开。
不多时,母亲使人来唤。
正是故乡。
礼仪繁杂。
请下马车,刘备扶着母亲步入院中。
婢女端来热水,母亲先为刘备洗漱。这才熄灯,自己洗浴。母子相拥而眠。
五丈桑,树叶繁茂,层荫如楼。遥望见童童如车盖。
屋中摆设,许多未变。母亲触景生情,忍不住上前细细端详。
大舅从院中奔出,还没站定,便冲三叔长揖一礼。待三叔马下回礼,大舅才走近马车,口呼贤侄,小妹。
汉初,置范县,因南临范水而得名。范水乃济水支流。明帝永平十二年四月,王景、王昊治河筑堤,自荥阳至千乘海口千余里,堤经范县。
听说这些少年都来自附近乡里,也有临县人等。平日里聚在一起,多行些偷鸡摸狗之事。算不得横行乡里,却也都是不好轻易招惹的狠角色。平日花钱消灾,只是今日要的多了些,所以范氏族人才与他们理论。
所谓的家族利益,估计就该如此吧。
寿堂设在正厅,为拜寿之地。堂上高悬“百寿图”。正中供‘福’、‘禄’、‘寿’三星。案前设蜡烛、花筒、香炉等寓意延年的饰物。案上还供有寿桃、寿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