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9章 诉真相2(2/5)
前追溯,他们都是汉时萧何之后人。
见萧统沉默,谢陵又叩首至歉:“对不起,太子殿下,我知道让你去怀疑自己的兄弟是一件极困难的事情,太子殿下心怀仁慈,哪怕是一庶民都不忍伤害,何况还是自己的亲兄弟?”
萧统却是摇头苦笑:“不,孤不是不信你,孤只是觉得痛心,如若老师是死于孤的一位兄弟之手,那便是我萧氏皇族对不起你们谢家,孤真的不敢想,原来老师是因为孤而死。”
说这话时,萧统的眸光中盛满了浓浓的自责,这自责甚至有着对时势之无奈以及万物悲悯的哀伤,萧氏皇族人,诸如萧纲,萧综,萧绎都有着对于时局最为敏感的忧伤情怀,萧纲作《折扬柳》,萧综作《悲落叶》,多有伤春悲秋,慨叹命运之意。
“太子殿下,谢陵说这些并没有怨怪殿下之意。”这时的谢陵安慰了一句,“也请太子殿下不要自责。”
萧统便是一笑,对谢陵抬手示意:“来,坐下,孤都已经说过了,今日我只是一名普通士民,你就将我当成你的一位朋友就是了,友人相约,何须多礼。”
谢陵含笑,也不再拒绝,跪坐在了萧统对面的帏席之上,中间隔一案几,蛊中蒸气袅袅,暗香沁鼻。
这时的萧统看了她一眼后,便将那写着《长门赋》的佐伯纸拿起,暗叹道:“说起来,这篇长门赋,我还曾因这两句与老师争辨过呢,
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虞。魂逾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居。
我曾觉得以憔悴二字甚好,而老师觉得,枯槁二字更能显出陈皇后身落冷宫之中的凄楚,司马相如所写的原本已在战乱中遗失,可手抄下来的却是各有不同。
唯老师写出了我心中的《长门赋》。”
“太子殿下亦是才高博学之人。”谢陵赞了句后,又问道,“除了太子殿下想将这篇长门赋编入《文选》以外,我父亲写这篇长门赋还有别的原因吗?”
“别的原因?”萧统讶然。
谢陵便点头:“是,别的原因,这篇长门赋并没有写完,而且最后一个字还让人添上了一笔,陵只是怀疑,也有他人逼父亲写这篇长门赋,只是这篇长门赋又到底是为谁所写?”
萧统皱眉沉思了一会儿后,似乎想到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