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斯大林的固执(2/3)
步到来中的惨重失败。
整个西南方面军外加南方方面军全部困守基辅而被德军一网打尽的结局,对眼下1941年已是处于极度困难状态当中的苏军来说绝对是雪上加霜。
如果可能的话,朱可夫个人更希望能把这些有限的有生军力投入到即将到来的莫斯科方向战斗当中,而不是毫无意义又根本没有胜算地浪费在基辅这个象征意义大过实际价值的地方。
但身为一名政治领袖的斯大林显然还要比朱可夫这个军事将领考虑更多的东西。
抛弃基辅就等于斯大林完全放弃了乌克兰这个重要的苏联组成部分,这对于本就严重恶化的乌克兰人民对苏联态度无疑更加雪上加霜,同时还会使苏联失去乌克兰这个重要的农业产粮基地而大大削弱苏联未来的战争潜力。
因此不论是从政治亦或是军事角度的考虑出,斯大林都希望基辅和整个乌克兰战区可以被守住。
但一厢情愿的主观意愿左右不了战争局势的展,斯大林以“政治意愿指挥战争展”的错误方法终将会迎来最惨痛的失败,朱可夫的这封劝告信从提笔写下第一个字开始或许就已经注定了徒劳无功。
在纸张的最末尾,朱可夫笔锋一转之后详细提及了自己即将对叶利尼亚战区展开反攻的具体计划。
其大致总结之后便,是朱可夫认为整个德军控制下的叶利尼亚突出部,实际上就是一根深深嵌入莫斯科方向红军腹地内的长长尖钉。
想要拔掉这根尖钉的最好方法不是正面硬撼,而是从根部入手。
朱可夫计划从叶利尼亚突出部左右两侧由苏联红军实际掌控区域的位置上起攻击,以左右夹击的态势同时猛击这根长长尖钉连接大后方德军占领区的根部位置,以两路红军会师的方式切断叶利尼亚突出部驻军与大后方德中央集团军群的地面道路联系。
借此来试图彻底包围并吃掉叶利尼亚突出部的所有德军,亦或是摆明了战略意图之后通过不断猛攻的施压手段,逼迫德军赶在红军完成包围之前主动从叶利尼亚突出部撤军,并最终收复叶利尼亚突出部这个重要的城市。
仔细斟酌自己所写下每一句话语后的朱可夫最终确认无误,这封由朱可夫本人独自起草的电报在当晚便送向了大后方的莫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