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狐狸与猎犬(中)(2/3)
制穿甲弹弹头有着更高密度的钨合金穿甲弹芯,具备相同射炮口径下的更出色穿甲能力,在对付重型坦克时拥有着在当时那个年代无可匹敌的穿深优势。
但俗话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在具备了比同时期装药穿甲弹更高穿深的同时,4o型钨芯穿甲弹却同时也失去了装药穿甲弹在击穿装甲后可以引爆战斗部装药,借此来扩大杀伤效果的优势。
内部只有一根钨芯穿甲弹芯作为实质穿甲体的4o型钨芯穿甲弹从设计结构上来讲,从一开始就已经失去了在战斗部填充爆炸装药的能力。
在击穿了敌方坦克装甲之后,4o型钨芯穿甲弹只能依靠那根细长的钨芯穿甲体本身和击穿后崩落的敌方坦克装甲碎片,来杀伤敌方坦克内部成员、毁坏坦克内部车载设备,在实战当中时常会出现一些一炮击穿之后只杀伤了敌方坦克车组一到两个成员,敌军坦克在紧急情况下仍保有一战之力和还手能力的尴尬情况。
但总的来说,在德军装甲部队序列当中一直作为最尖端穿甲弹弹种存在的4o型钨芯穿甲弹,的确伴随着德军走完了几乎整个二战历程。
从口径最小的2o毫米机关炮,到作为帝国末日武器登场的虎王坦克上所使用的那门威力惊人的71倍口径88毫米坦克炮,各类型口径的4o型钨芯穿甲弹一直都是德军装甲兵们最喜爱的必备弹种之一。
尽管在战争后期因为和盟友日本保持一致对中国宣战而间接性地中断了从中国进口钨矿的重要来源,同时,从英国本土起飞的盟军战略轰炸机对德国控制下的主要矿石产地挪威进行的长期战略轰炸,也使得本就钨矿储备捉襟见肘的德军更加雪上加霜。
这一系列的噩耗最终导致了战争末期的德军装甲部队一度得不到及时的4o型钨芯穿甲弹补充,相当一部分作为主力存在的德军四号坦克车组根本得不到稀缺的4o型钨芯穿甲弹配置,仅能使用基本的75毫米全口径装药穿甲弹去对付敌军日益新锐和强大的装甲部队。
即便是那些驾驶着帝国最新锐的虎王重型坦克与猎豹坦克歼击车的德军装甲兵精锐们,也仅仅只能得到那么少则几多则十几的随车配置,等同于严重限制了德军装甲部队的总体战斗实力。
但在巴巴罗萨入侵行动刚刚开始的194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