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西域行 (上)(2/4)
单了,哪怕是修通了道路,也只能满足这么多兵马的消耗补给。毕竟这些兵马大都是骑兵,而且还是一人配三马的存在。
而马匹每天吃掉的饲料可是远超人类的。每天十到十五公斤的饲料那是必备的。而各种战马驮马牵引用马高达十多万匹,它们一天单单是吃就需要一百多万公斤。还需要在西域属于匮乏资源的水资源。
这种情况下,赵栩无论如何也没办法和一些小说之中的主人公一样张嘴就是百万大军,闭口就是民夫百万。他要是真动员这么多军队来西域,人都没出嘉峪关呢就得饿死一半,然后剩下的那些人会把他给放进大锅里给煮了。
想要解决后勤方面的压力,一方面就是扩建运输线,像是修建复线铁轨就是扩大运输能力的绝佳方式。
而赵栩的打算是,一边修建复线,一边发动攻击横扫整个西域的铁勒人。要一直打到遥远的两河流域。因为在那里会有着水草丰美的草原可以为军队提供粮食和饲料。
只要能够拿下两河流域,那赵栩就算是在之后的西征之中打下了一个最为坚实的战略后勤地。这里的粮食与草料,会极大的缓解宋军的消耗。
等到后面沿着沙漠边缘修建的道路越来越多,运送能力越来越大。在真正意义上隔绝了华夏与中亚南亚中东乃至欧洲地理链接的西域沙漠与戈壁将会彻底成为历史。
这里说的两河流域并非是中东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而是发源于天山的阿姆河和锡尔河。位置大致是在地图上的乌兹别ke一带。这里的粟特人早在汉唐时代就和中原有了商贸来往,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人。
当然了,宋朝的时候这里已经没有什么粟特人了。早在七世纪的时候,这里就被阿拉伯人征服并且yis化。而现在统治这里的是土可曼人的塞尔柱帝国。
历史上十多年后西辽入侵,在这里打垮了塞尔柱帝国的军队,从而导致整个塞尔柱帝国的崩溃。后来这片土地就成为了花剌子模,直到再过数十年被蒙古灭国。
而这里就是赵栩此时出征的目的地。并非是其他人所想象的仅仅是收复西域。
赵栩在敦煌待了半个多月的时间,一方面的休整兵马,另外一方面则是搜索郭药师的下落。毕竟整条后勤线上唯有郭药师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