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不打无把握之仗(3/5)
阅卷比较快,两天就能出成绩。
学校也知道其中有夹杂免修申请的同学,所以每一门重修补考的时间,都是经过精心安排的。
于是两天之后,顾玩就再次得到了请假的机会,去考英语。
谁让他高数上考了满分,高数下也考了94呢,只有一道傅里叶变换的小题错了。
第一次考高数的时候,物科院六个班、200多名新生,有大约10几个请假去考。到了英语的时候,再递请假条的就只剩9个人了——有3个人高数上/下全挂,已经失去了军训期间再请假考试的资格。
其他8个跟顾玩一样有资格继续闯关的人里,也只有6个是跟顾玩一样,高数上下全过的,另外两人则是挂了高数下,用掉了一条命,还剩最后一条。这俩人只要后续再挂一科,也没资格继续申请免修了。
渐渐的,“围观每一轮申请参加免修考试时,还剩多少人有资格请假”,就成了军训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八卦时刻了。
不光物科院这样,其实其他院也一样。
一到军训间隙休息的时候,一群新生就围坐在一起瞎侃,难免聊到这事儿:
“听说全校去大洋国的2+3公费交流生名额,每年也就20几个。我们物科院算强的,每年大二结束的时候,至少分到2个。大家表现好、成果多的年份,可能是3个。”
“那2~3个名额,就会从目前的9个免修申请生里面产生吗?”这显然是从来没关心过这个问题的小白在追问。
江湖百晓生们这时候就会给大家扫盲:“也不一定。只要大二结束的时候,修够4年的学分就行了。只不过这次没过的,后续就要认认真真选课上课才能有资格考了,不能再随随便便自学、然后赶别人高年级的重修补考机会。
正常修的话,60分就算及格,但交流生都要求提前修的课至少70分以上,所有课平均分80,这都是硬杠子。竞争激烈的年份,就要优中选优,不过那就不一定看纸面成绩了,在校期间成果、论文,这些都要综合考量。”
小白们听了百晓生们的讲解,纷纷点头作醍醐灌顶状:“原来是这样,那也很了不得了,现在申请免修多通过几门,就赢在起跑线上了,后面两年轻松不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