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不是哥的哥不屑于要(2/5)
最后哪条做出来就算哪条,不好吗?
院长,您也该为我们争取,为科学据理力争。当年奥本海默搞原子弹,不就是‘用金钱换时间’的嘛?罗斯福总统要求加快进度,那曼哈顿计划就四线并进试错,最后哪条技术路线成功了就用哪个嘛。”
必须说明一句,孙明宇说的例子,都是真的。
半个世纪前,大洋国人搞“曼哈顿计划”的时候,如果允许多拖几年,权威估计可以节约四分之三的科研预算。因为当时被战争逼迫,不得不不计成本,基本上是论证都没完成,就开四倍规模的线直接试错,花钱如流水。
按照孙明宇的要求,你要赶时间,那就至少拿个400多万美元来,咱多配资源也能做。
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顾玩就是要省钱,他只想给风云基金报价300万、自己实际只花200万就把事儿办了。
他就是想玩报答案直接验证的挂逼路线,其他错误路线不用去试错了,就算试错,也别拿老子的钱试错。
严不严谨再说,关键是先为自己捞到第一桶金。
丁院长听了孙明宇很科学严谨的说辞,也不好正面反驳,只能说:“我看协议上也说了,如果走资方规定的技术路线,到时候被发现技术路线错误导致无法得到成果,资方会承担责任的,所以你就别担心了。”
孙明宇:“那我不能拿我的学术声望开玩笑,到时候花了钱做不出来东西,就算人家不追究,也只是经济责任不用负了,可圈内丢人的事儿,资本家能帮我扛么?丢的还不是我的脸?
院长,这样吧,要是您非要坚持,这事儿你直接找石主任负责,您越过我直接指挥他就好了,这事儿我就当不经手。”
他提到的石主任,是研究所的副主任,四十来岁年纪,MIT毕业后学成归国的。
另外,石副主任当年在MIT读研的时候,导师正是丁院长,所以是有直接师承的,丁院长指挥起来也容易些。
丁院长叹道:“孙主任呐……既然你想撇清,不看好,那就算了吧,我直接跟小石说。其实,我觉得你应该对那个顾玩的技术路线眼光,更加信任一些的。连我都信任他了,你有什么好怕的?”
“学术独立不是论资排辈,您信任跟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