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杨氏三大定律(3/4)
,内帑什么都不用管,坐等分成就行。否则的话,微臣就撺缀金纯自己营建一所这样儿的学院,回头去杨癫疯那里挖人。”
“所有成本由国库承担,收益五五分成,”朱老四嘲讽道:“刚才朕给了你机会,是你自己放弃的。”
“成交!”夏原吉咬牙切齿的道:“微臣回头就安排银行拨款准备。不过,这学院最好还是放在京城,而不是放在即墨。”
……
杨少峰没有想到朱老四的动作居然会如此之快,更没有想到朱老四会如此大动干戈。
为了解决掉都察院的监察御史好喷人的毛病,朱老四直接就把左都御史刘观给发配到南京都察院去养老。
至于接替刘观的邓真,虽然在朱老四和夏原吉等人看来同样是个超级大喷子,但是人家喷起来有理有据,而且是实打实的走到了民间,把民间的真实情况反馈到了朝堂上,不像许言和郑延等监察御史一样单纯的为了喷而喷。
还有杨少峰,虽然平时懒散了一些,也混账了一些,可是好歹人家能提出来有用的意见和建议,光是生员优待方面还有边市城和顺天府皇城,就不知道替国库节约下了多少银两。
更别说抢回了倭国石见银山这个源源不断的宝库。
就像是迅行公曾经说过的那样儿,钱是英雄胆。
大明的国库里有钱,很多以前不敢想不敢办的事情就可以提上日程,这种对大明有着明显好处的事情自然是越多越好,为此而产生的一些小问题,比如杨少峰总喜欢瞎折腾之类的,自然可以忽略不计——能替国库省下银子,能让国库日见充盈,那杨少峰自然就是天底下最完美的六首状元,相比之下,像许言之类的喷子自然就成了害群之马。
替许延和刘观他们求情?
不存在的,以前替他们求情是因为他们没影响到国库,现在这些混账不干人事儿,直接影响到了国库,谁管他们去死?
至于杨少峰在报纸上骂人,而且是带着自己的两个学生一起开骂,朱老四和夏原吉自然都选择了无视,甚至还想看热闹。
然而杨少峰的注意力已经不在喷人上面了。
相比于在报纸上面喷人,杨少峰现在更关心大棚种植蔬菜和即墨学院的事儿。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