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望海埚之战(2/3)
其实就是怎么把消息传出去,让那些土人们知道,只要干掉了头人,他们就能成为大明的百姓。
而造成这个麻烦的,就在于语言不通——让顺天府的百姓云云南,基本上就是一种他说什么别人听不懂,别人说什么他也听不懂的状态,就算双方都用凤阳官话来交流,最后也逃不开鸡同鸭讲的结果。
但是,大明有沐晟,有黔国公府统率的那些将士。
这些人在云南扎根几十年,他们跟当地的土人们沟通起来不会有任何的压力,要比朝廷单独派员过去更加的靠谱。
所以现在一听到要搞缅甸,张辅觉得干脆把沐晟给喊过来问问算了。
……
朱老四想要把沐晟给弄来顺天府,首先得派人去云南宣旨,然后沐晟再做好准备之后起程出发,等沐晟到了顺天府,时间就已经到了六月中。
而此时的朱老四,已经顾不上沐晟了。
永乐十七年六月初,锦衣卫比辽东总兵官刘江先一步得到消息,探知倭寇两千余人聚集在望海埚东南的王家岛上,准备去金州卫劫掠一番。
所以当总兵官刘江整军备战的时候,朱老四派出去的使臣伊逍也到了望海埚。
伊逍很佩服刘江。
真正的说起来,跟朱重八活着的时候不同,朱老四的时代,大明很多战功赫赫的武将其实并不太出名。
这事儿怪不得别人,只能怪朱老四——动不动就御驾亲征,急眼了就自己抄刀子上,几乎所有耀眼的光环都被朱老四给抢去了。
不过,倒也有几个例外。
比如数次远征交趾的张辅,靠着杀出来的赫赫凶威,一度被交趾人称为大魔王,同样打仗是把好手的李彬就没有这种待遇。
又比如这个辽东总兵官刘江。
出身江苏宿迁的刘江身上看不到多少江南的诗情画意,相反,刘江绝对是个狠人。
他跟着明朝开国名将徐达讨伐过蒙古,又协助还是燕王的朱老四镇守北平,再后来又跟着朱棣造了建文帝的反,“靖难之役”三年里多次冲锋陷阵,大出风头,朱老四登基后,又跟着北伐蒙古,立了不少功。
可以这么说,从徐达到朱棣,中国最能打仗的军事家,他都跟着打过,从骑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