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衣锦还乡(1/4)
幸好,顾鲲也很快给了刘民又一个表现机会。
顾鲲之所以对妹妹报账报四万,当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这并不是顾鲲开挂,而是事实。
你丫开挂了吧。
他家虽然打了几年渔,但也只有他本人吃这些昂贵的鱼吃腻了——那都是在海上,因为归航太慢,鱼养不住要死了,这才会自己忍痛吃掉。
不过,马上就要过年了,正月里船本来就会有段时间闲置。所以双方侃了侃价,稍微给点折扣,说好了三个月1万8成交。
顾鲲很有把握地给妹妹科普:“放心,我们兰方护照在华夏是免签的。”
在地球上,华夏国90年代也只给三个国家免签,分别是日本、李家坡和文莱。
汪菡还忍不住眼红地追问:“大侄儿,你这次到底赚了多少?你还没回答呢。”
毕竟,古人觉得女人出海不吉利,主要是古代海员靠天吃饭。现代天气预报都那么准了,没那么迷信,渔民一家人都上船干活的也不少。
刘民家这条大船,200吨,造价要40多万令吉。这还没配全舱冷库,配上的话还要涨50。
顾盼当然不敢不支持他,只是觉得太辛苦。
刘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钱上,一时说不出话来。
听了顾鲲的需求后,刘民和汪菡又是一惊。
那双方也就谈不上什么恩情了,只是一场买卖。
可顾鲲竟然提出要租大船,这小子究竟赚了多少?
顾鲲想了想,还是屈服于“大男子主义警告”,松了口。
刚才看到他还钱、以及买了体面衣服,刘家人觉得他不过是多赚了几千令吉、春风得意。
“哥,真要这么急么?刚过完年就出海……”
“小顾,你这次究竟赚了多少?这大船一动,每个月没上万令吉可打不住。你可别一次运气好,就心高气傲把所有本钱都投进去了……”刘民胆子小,忍不住就提醒。
渔船租赁的行规,就是按照总造价分5年租期估算租金。比如一条40万令的新船,出租方一年就得拿8万。
女人就是不会算账,这些情感动物太不理智了。
顾盼从上午就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