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有可复制性的才叫生意(1/4)
偏远地区,粮票肉票油票这些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一直拖延使用到了1993年,然后翻过篇来才正式彻底废除。从此在华夏大地上,只要是可以合法买卖的东西,你拿着钱就能买到。
这五吨生活物资,当然也不是他们两个人路上吃用得完的。
龙五在顾鲲的指示下,把船开到了港口的加油码头,等着把油加满。顾鲲还临时办了一些手续,填了单子,以海上远洋自用的名义,又买了一大堆柴油,足足有1000桶,能塞满他这条渔船八成多的最大载重量。
顾鲲见说服了手下,便继续分析:“而且,你们能够把这条商路跑通的话,我以后完全可以换一种模式——比如,我们弄两条船,分别错开一周多的航程,a船从兰方起航时,b船正好从粤州回航。然后我人在a船上,抵达粤州后,就坐飞机回古晋、转回兰方。
目前这条船,原先在刘民手上的时候,刨除各项成本,每个月也就几千令吉纯利润,相当于万把块人民币。而现在顾鲲贩柴油,一星期就比刘民一个月赚得多了。
如果我只有一条船,我当然可以专注于捕鱼卖钱,可是如果我想趁着这几个月、快速加杠杆扩大生产呢?要是我租了第二条船、第三条船,没法每条都亲自坐镇呢?
赚大钱的人就是要舍得下本。如果为了节约成本而蝇营狗苟,能成屁的大事。
只要兰方法律没限制,那就妥妥没问题。
顾鲲的思路,显然才更像是一个当大老板的,时时刻刻想着怎么找可以复制和扩大经营的路数,而不是光靠个人武力值吃饭。
第二天一早,顾鲲一行四人,就回到了南沙的渔港码头,做好了起航准备。
龙五和陈丽采购了一共五吨生活补给物资,剩下的全船都空着,等待装其他货物。
要是我让你当其中一条船的船长,你能保证只用两三个船员、每周给我上缴一万八净利润么?”
龙五在老婆的帮助下,好不容易把这个账算明白,但还是觉得老板有些小气了。
而且柴油这种大宗货,还不怕买多了之后销路不畅,兰方有上万户渔业家庭,估摸着柴油渔船起码一千多条吧,这点廉价油绝对能消化掉,果然是门好生意。不过我还是挺奇怪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