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人民币战士(1/4)
一般来说,大多数自己学得好的人,教书不一定能教好,那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进度。
朱明博连忙表态:“两个人教多浪费人力,我教你就行了。高数么,我虽然没教过,但一对一绝对是没问题的,你不懂随时问就好。”
顾鲲精明地提议道:“朱老师,我是这么打算的,不知道你能不能同时教高数?也就是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讲到需要计算、用到高数知识的部分时,直接从最基础的数学知识开始,从头讲到尾,一以贯之。
但如果是一对一教学,稍微不懂马上问,对老师掌握学生程度的能力要求,就大大降低了,基本上只要老师自己很懂,而且有别的课的教学基础,就能教会。
顾鲲当然知道该怎么做。钱这种东西,只拿不说就行。
“要的要的,我就先给三十次补课费,就当是谢师了。”顾鲲二话不说,一个三千块的小红包,直接塞到朱明博兜里。
与大部分人“学不知所用”的迷茫状态相比,顾鲲可谓是每一节课都奔着解决具体问题去的,效率差距自然非常巨大。
“朱老师,我知道……谈钱太俗气,但情况是这样的,我自己就是一家海事公司的老板,来这儿留学呢,就是想学点鉴别船舶设计优劣和成本水分的干货真本事。
不过,顾鲲的钱不是那么好赚的,他还有别的要求。
但一对一的补课,顾鲲只要走神半道题的讲解时间,朱明博立刻就能发现他懵逼了。
“今天你讲的应力计算这些,我完全听不懂,可能是我高数基础太差,简单积分都不会做。能不能劳驾您休息时间单独给我补课呢……”
对于高数和大物,他从来没有打算彻底、系统地学完,他只需要学到他这个专业的专业课上要用得到的部分。
顾鲲觉得专业课开始有些跟不上,大约是从上课后第三周开始的。
人在学习上最大的惰性,就在于“超前学习”时不知道学了干什么用。大多数有工作阅历的人,都会有这种同感,当你被一个任务逼着去学的时候,只要老师足够懂行,效率不知道比学校里高多少。
所以,只要朱明博应承了,顾鲲就敢相信对方。
“那就一事不烦二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