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蟹工船(1/5)
“管它呢,这生吃蘸芥末酱油,真是神了,你试试,不会后悔的。”已经吃得说话都不利索的黄瀚,现身说法,很快让其他人也来疯抢起生鱼来。
“卧槽,太特么好吃了,这啥啊,这是带鱼吗?我们平时吃的带鱼是掉漆的吗?而且你这什么钩,我看你都不用重新上饵,都能源源不断从海里勾上来带鱼,神了啊。”
用深海钓鱿钩钓起来的、跟白银一样亮闪闪的大带鱼,直接拿来一半油炸,一半做刺身。
以95年的物价,这条鱼如果能好好养着多活几天,到了岸上也能卖个两万块钱。
反而是已经大四的胡进,比较有社会阅历,对顾鲲善意赔笑解释:“她就是这样的,比较理想主义。顾总别介意,我是在船上实习过的,你这儿对待手下,已经是很宽仁的了,别的船长那才叫一个狠呢。”
黄瀚和他女朋友一边炸带鱼,一边看顾鲲在那儿切刺身,就忍不住尝试了一块生吃的,结果就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话是这么说,不过既然活儿忙,我们也该搭把手,怎么能让他们工人干活我们光吃喝看着呢。”唐佳提议了一句,率先去忙正在指挥干活的高健雄搭把手。
“没看过……”唐佳有些羞愧,自己的文学素养居然都不如一个外国工科生。
这是一个国际化竞争的行业,因为大海是没有边疆的,即使一个国家的渔民抗争到了自己的尊严和地位,也会因为国际流通性竞争,而导致抗争的成果大减。
说完后,白玲也没怎么好好吃,草草扒拉了一些,就去兴冲冲地帮忙处理鱼获冷冻。
白玲有些气馁:“何必跟资本家一样计较呢,罢了,我们喝完汤跟工人们一起去杀鱼冷冻吧,反正我们也是来体验生活的,干上几天就当是开开眼,也不累。”
而且我给他们算的底薪是按照每天12小时算的,加班还额外给足钱。这都是因为捞海鲜已经不算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了,我犯不着苛待了手下——可你们知道我那些同行是怎么干的么?”
小林多喜二书里面,写的是一条1925年的北海道黑渔船,在当地诱骗坑了一批失地农民、失业工人上船当黑工、然后继续北上去勘察加和库页岛这些露西亚海域捞帝王蟹。书里面的背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