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出国准备(1/3)
两天前,交大船舶与海洋工程系的老师们,单独为顾鲲一个人组织了提前期末考试,以便礼送他提前考完、去大洋国为一个多月后的亚特兰大奥运会做准备。
……
“对对对,差点儿忘了,我是健康原因提前退休的。”罗振刚暗悔自己保密工作的素养还是不够好,刚转换了角色还是没适应过来。果然一辈子的理工男,还是要加上待人接物方面的学习啊。
兰方这边王室和萨武洋本来应该出1亿2千万、顾鲲出5千万。
所以这次最后王室方面也只出了8千万,剩下9千万就由顾鲲投资。
尽管“伊萨科夫号”和“哈尔科夫号”在前露西亚时代,级别代号相差不大——后者叫1143型母舰,前者叫11435型,似乎前者只是后者的改良升级版。
“罗工辛苦了,待遇上生活上有什么困难,随时找我,或者找小唐也一样的。”顾鲲非常礼贤下士地客气。
这直接就是大了足足50的吨位。而且舰载机能力也从30架提升到了50多架,一艘几乎能顶旧货两艘使。
机型的质量也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旧货只能用雅克-38级别的轻型单发战斗机,新货却能使用七八十年代新研制的双发重型战斗机。
从原先“中:兰:顾”的“51:39:10”,调整到了“51:31:18”。
之前兰方港只有一座4万吨的维修湿船坞,是之前修“哈尔科夫号”的时候造的,累计投资1个多亿人民币。
当然顾鲲这钱肯定不是白出的,他多投了之后就要加持在兰方港里的占股比例。所以三方最终的占股比例,作了如下微调:
因为那些军事用途的细节图纸,他要来也没用嘛,肯定不会亲自去惹这个麻烦的。
顾鲲在维修船坞里视察了一番后,一个华夏方面派来的、负责维修工程的总工程师,过来跟老板汇报进度。
停船的码头两三千万一个,修同样大小的船就要一两亿,造同样大小的造船厂就得十个亿。
顾鲲明明看到罗振刚眼神里有过一丝怨念,但对方也只能回答他:“图纸够,都够了,尺寸细节什么的都知道,就是节约了个测绘时间。”
“预计这条船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