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论战(四)(4/5)
他明明是诸葛孔明的人,却为何按军令行事,不堵住要道,反倒跑到山上扎营,阿弥你说,这里面,是不是很有意思?”
“有意思是几个意思?”
苏大为听得有点懵。
他虽然听过马谡失街亭的事,但这跟眼下唐军有什么关系?
完全不明白阿史那道真的脑回路,提这个是啥意思。
安文生在一旁若有所思道:“马谡原为诸葛亮的幕僚,一个被诸葛亮看做自己人做培养的谋士,在街亭之战却没有考虑到水源这么基础的问题,想来确实有些奇怪。
连普通人都懂水源、粮道,乃是大军的生命线,马谡如果不是蠢人,不应该会犯这种错误。”
能被诸葛亮看中的人,自然不可能是蠢。
要说坏那就……
除非诸葛亮眼瞎。
可实际上诸葛亮乃蜀汉少有的文武全才,除了马谡这件事,也没听说他用人方面有什么错误。
听安文生这么一说,苏大为一边跟他们俩碰了一杯,喝了口酒,感觉也来了几分兴趣。
“街亭之战我记得是诸葛孔明第一次北伐吧?”
“没错。”
提起三国旧事,安文生侃侃而谈,便如掌上观纹。
“当时诸葛孔明策反陇西三郡土人,靠着本地大族带路,进入了陇西。”说着,安文生沾了点水酒,在桌上划了几条线。
“你们看,这便是诸葛进兵之路线,一路以赵云、邓芝为疑兵,走的是斜谷,以分魏军之势,从斜谷往前是斜谷道,而后便是陈仓故道,可通往散关或是陈仓。
此为西汉开国时,张良献汉王之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指的就是这条路。”
安文生点了点,接着道:“但是这条路,魏军不可能不防,所以只能为疑兵,硬打,便打成消耗战,蜀军从汉中出发,沿路多山,粮食转运困难,一但成消耗战,必然后勤吃紧,难以持久。”
苏大为听了连连点头。
阿史那道真则是眼前一亮,一脸惊喜的看向安文生,仿佛找到了知音。
“第二路,便是诸葛孔明自己的主力,从阳平关往祁山进军,再往前便是天水,至于马谡军,则是沿着这条道继续往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