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我很困(2/5)
今才二十八岁,是李唐宗室继李孝恭之后又一位能征善战的将才,他同样常年镇守边关,逢年过节在京城的日子也超不过五天,今天出现在朝堂肯定也不是偶然现象。
新的一年大唐的朝堂上讨论的主要问题首先是对往年工作的总结,如官吏政绩考核和升迁,国库税收收支,军队的开销等。
但李恪对于这些问题一点都没有听进去,因为他现在满脑子想的都是李靖和李道宗出现在朝堂上的反常现象。
朝会一直持续到了中午才结束。
散朝之后李恪想跟李靖和李道宗套套交情,没想到两人都被李世民叫到两仪殿议事,搞的李恪很郁闷,只能垂头丧气的出了皇宫。
回到汉王府的马周发现了李恪有些失落的情绪便出口询问原因,李恪将自己在朝堂上看到李靖和李道宗的事跟马周说了一遍。
马周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来,只能分析出李靖和李道宗有可能要入朝为官要脱离边军。
李恪想半天也觉得只有这一种解释,便不再为此事纠结。
马周知道朝局的变动就是自己知道了结果也难以改变它的行程,所以与其为此烦恼还不如静观其变等待结果呢。
所以,李恪和马周聊了几句便没有深究此事。
马周离开之后,李恪回到书房,开始思量如何跟李靖建立关系的难题,想到李靖在大唐军方中的名誉和威望,他就不由的怦然心动。
能被大唐军人称呼为军神的人物不光具备强悍的军事指挥就可以得到这样的称号,关键还是他的个人魅力。
统帅的个人魅力在于他的武德修为,能够在残酷的战争保持镇定,从容的指挥战斗,胜利的时候不会骄傲,在失败的困境中还能让士兵能够尊重和信任他。
所以,李恪现在思考的问题就是怎么在李靖回京任职之后跟他处好关系。
他不是没有想过做李靖的学生。
就像李绩,他就是李靖的学生。
只是这种想法显然很不实际,自己敏感的身份就足以让李靖这样善于明哲保身的人退避三舍,更何况牵扯到储位之争呢。
李恪在书房中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什么可以刻意接近李靖的好主意,只能微微叹息一声便不再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