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朝局分析(5/5)
人,他们当时的关系就很好。
当初三人被赦免回京,王珪为李泰的老师时,杜淹和韦挺没有多大官职,所以公开表明自己的态度。
此次他们都得到了李世民的重用,官职有所升迁,现在王珪又是李泰的老师,所以杜淹和韦挺自然而然会倒向了李泰一边。
而另一个李泰的铁杆温彦博升迁御史大夫的同时还兼任检校中书侍郎,也是手握实权的职位。
李恪通过对李泰实力的分析,发现李泰现在的实力足以抗衡李承乾。
反观自己一方,李恪就觉得这次册封除了自己的并州大都督,狄知逊的并州刺史外,其他人的官职都没有多大的变化。
尤其是封德彝的致仕对自己一方实力的打击很大。
封德彝的致仕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除了萧瑀之外,朝廷中枢当中没有一个人可以为自己说话。
然而,对于萧瑀李恪没有接触过,自然也不清楚他到底是支持自己呢?
还是处于中立状态,或者在两者之间摇摆。
除此之外孙伏伽坐了大理寺卿的位置,马周从从六品下的待御史升迁为正五品下的监察御史是汉王府升迁最快的一个人。
其次是岑文本从从六品的秘书郎升迁为正五品上的中书舍人,褚遂良因为李世民对他书法的欣赏和喜欢坐上了岑文本秘书郎的位置。
李恪想想自己汉王府的人,再想想李承乾的实力,李泰的实力,他觉得自己在朝堂上现在已经真的没有了跟他们一较高下的能力了。
然而,戴胄任大理寺少卿的职位也是李恪没有想到的。
不过李恪仔细一想戴胄的身份,心里就对他的任命有了解释。
戴胄本身就是以前秦王府的参军,并且他的性格耿直,对于律令法规和典章制度颇为通晓。
从李世民任命他为大理寺少卿的举动可以看出他对大理寺这个管理司法的部门还是相当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