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回家(3/5)
“殿下,末将认为骑兵之间的战斗就是:当两支骑兵相遇,假如战斗进行到最后形成最为惨烈的胶着状态的时候,双方将士排列的阵型早已被打乱,那个时候如果再想让他们组织阵型进攻的话时间也不容许,所以在那种情况下能笑到最后的胜利者是坚韧的意志力和强悍的实力的一方。”
陈其的表达能力不是很好,完全都没说出他所要解释的意思,但李恪能听得懂。
“孙子兵法曰: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
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李恪没有给陈其的观点评论,继续询问道。
李恪询问的《孙子兵法》上的内容,陈其、王中长和朱童自然不知道,一个个面色惭愧的低头不语。
“回去之后将《孙子兵法》给本王抄写一百遍知道吗?
不但要抄写一百遍,还要知道每一句所要表达的意思,明白吗?”
李恪语气严厉的说道。
“诺。”
陈其三人低声答道。
李恪没有评价陈其的观点,没有解释刚才他自己说的那句出自《孙子兵法》中的名句,他已经从三人的谈话中发现了他们现在缺的是什么,他知道该怎么教导他们。
培养陈其等这些没有系统的接触过军事指挥基础的低级军官,李恪的心中自然有他的道理。
因为,自古有很多例子可以给他证明,很多时候往往从未接触过军队指挥的人却能够担任较高的职位,甚至做到了一军统帅,在战争中建立了丰功伟绩;可是有些杰出的统帅都不是来自于知识渊博的军人世家,而大多数名将都是那些处境不许可他们获得大量知识的人。
所以,李恪心中有这样的一个理论,一个好的主帅不是天生的,他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努力,通过不断的学习知识和思想培养起来的,而在培养的过场当中他所接触的知识和思想多大,就决定了他今后所能指挥战斗的大小。
因此,李恪就想通过自己的培养,能够让他们有独自领军作战的能力。
战场的喊杀声渐渐的变小,战斗经历了半柱香的时候已经接近了尾声,鬼面骑的士兵全歼了一千多人的突厥部落,正在打扫战场。
苏定方、李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