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梁山事(3/5)
自己做过的事情付出代价才是。
一路上山来到了主寨,位于正中的就是大名鼎鼎的聚义厅。
原本的历史中,晁盖死在曾头市之后,宋黑子就成了梁山的老大。
而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聚义厅给改成了忠义堂。
一个看似不起眼的举动,可却暴露出宋江的真实心声。
而梁山上的那些明眼的好汉们当即就明白了他的心思,可那个时候已经无人可与其抗衡。
不过现在的话,不久之前才从曾头市狼狈逃回来宋江哪里有心思去关注这个,急匆匆的带着他老子宋老太公就跑了。
“你们的义,还是不要聚的好。你们聚义,这天下得多出多少的冤魂来。”王霄缓缓摇头“把匾摘下来,砸碎了烧掉。”
迈步走进聚义厅,环顾四周看着众多的椅子,王霄突然很想笑。
“沐猴而冠。”
离开聚义厅,王霄只留下了一句话“把这里烧了。”
之前在曾头市的时候,王霄缴获颇丰。
除了金银铜钱,粮秣牛羊之外。最大的缴获就是超过两千匹的战马与驮马。
施老大说曾头市非常富裕,单单是军马就足有上万匹之多。可实际上曾头市养着的马匹也就一千多,剩下的那些还是王霄从梁山缴获的。
看来施老大的算学不怎么样,对于百千万五十万这些数字或许有什么误会。
而在梁山这里,金银铜钱的缴获不多。加起来也就是几万贯的水平。
毕竟那些溃逃的贼寇们不可能去抢粮草军械,他们的目标都是钱,都是珠宝首饰什么的。
这还是王霄晚来了几天,已经有大群贼寇带着东西跑了的情况下。由此可见梁山是多么的富裕。
除此之外,别的战利品就很多了。
牛羊马匹足有千余头,食盐几万斤,绫罗绸缎各种布帛数万匹。各种杂七杂八的货物,各类兵器甲胄旌旗帐篷什么的都是以库房来计算。
最多的就是粮食,粗略统计一下至少在十万石以上。
梁山这里是山地,几亩薄田是不可能有这种产量的,哪怕种的全都是杂交水稻也不可能。所有的这些都是抢来的。
不仅仅是梁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