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商业帝国 第五百四十七章 一波又起(3/7)
念经,当年如此,现在更加是如此,国外的那些东西是那么容易拿到的么,每次国内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相关的项目里面,接近国外的技术的时候,国外就会适时的在相当的技术上面松口,用相当低的价格,或者用合作的方式,输入中国。虽然短时间来说,技术提高了,花费也少了,但是久而久之,就引发了研发和引进的巨大矛盾,花费巨资研发,不如直接的引进。
花大钱研发,不如花小钱引进,投入少,花费少,这已经成为很多领导的共识。很多领导干部在引进了之后,总是宣称,花费了多少。引进了多么先进的技术,然后技术获得了怎么的提高,然而更深层次的问题,他们没有考虑到,在你没有相近地技术的时候。可能引进高层次的技术么,就比如现在引进地自动化技术,想花钱引进都不能引进。
这样的直接结果就是,国内与之相近的技术,遭遇到了毁灭性的破坏,研究经费难以获得,研发成功之后,反不如引进的技术,彻底地失去了自主的知识产权。而这一点正是国外希望的。国外希望的就是,国内放弃了自主的研发,放弃了对科研方面的投入,那么国内就会彻彻底底的沦为国外的加工工厂,付出了成倍的劳动,但是利润却不如别人掌握地一点点的核心技术来的多。就如同现在G省的一些加工工厂一样。
当然了,引进先进技术也不能都说是不好,不少的项目引进以后,确实省去了不少的人力物力。经过了后续地开发,也获得了突破,最终赶超国际先进水平,但是这样的例子太少了,反而是反面的例子更多一点。
而这次美国经济代表团这次来,他们的重点是在微处理器和软件地领域,这些领域。国内同国外相比,相差并不是很远。稍微的努力一下,就可以突破,何必和对方合作,美国既然想要合作,必然有了完全的准备,李云的心里总是有些不安。
李云心里衡量了半天,却没有办法组织好话语,这样的情况有识之士都看在心里,甚至类似的呼吁在网络上面也很多,不过真正的牵扯到利益地时候,很多事情都非常的难说,他也不敢保证,合作必然有坏事,说不定会获得突破,也不敢保证一定会成功,真地是两难。
“小云,你怎么不说话了,有事么?”刘享雨发觉李云半天没有说话,不知道发生了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