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点招费风波(6/7)
正式开始投档前,就得落实指标,否则根本不可能‘点’得到。
于是乎,当学校看在范云习的身冇份、口头答应了给予一个点招名额以后,为了把点招的名额抢先拿到,季明泽立刻急着给范云习送钱,范云习对点招的程序也明白,没多推辞,就经他的手把钱交到了招生办。
事情本来到此就该了结了,但一个月前,高考放榜,季明泽的儿子离分数线差得实在太多了,再多的点招费都无济于事,眼看事无转机,心灰意赖下,季明泽就想把那笔钱要回来。
但是招生办的点招名额都已经确定好了,临时要改变比较棘手,范云习不耐烦归不耐烦,但还是出面周旋了番,事后招生办同意过一段时间就会退还赞助费。
谁知龗道,季明泽以为范云习在打太极想私吞钱款,就屡次上门或者电话催钱,范云习吃个吃软不吃硬的主,白白帮人跑冤枉路不说,还被人如此误会指责,火气一上来,就说了些狠话。
这下子,两人的关系彻底掰了,季明泽一不做二不休,到处散播造谣,说范云习以送考生入学为名诈骗蒙骗钱财,还把新闻送到了东江日报集团,决意要搞臭范云习
起初,经过范云习的解释,校党委也了解了情况,就同意直接把那笔点招费用奉还给季明泽,息事宁人。
而季明泽由于儿子落榜没能上大学,却还不罢休,继续咬死范云习,说他还另外收受了自己不少好处费,这就可大可小了,介于外界的舆论压力,校党委不得不展开调查,省纪委也注意到了这事,联系校方核实情况。
听完,陈明远暗暗苦笑,他对点招费也有所了解,基本只在东南沿海一带的高校流行,在教育界是一个公开、却不能说的秘密,说白了,这个教育产业化的特殊产物,纯粹是为了给各大高校创收的渠道。
随着社会公平机制的建立,高校招生机制的完善,明码标价的“点招”也会最终会消失。
此刻,陈明远无暇多关注这条‘教育潜规则’,又仔细询问了些这次矛盾的几个细节,沉吟道:“既然范教授确实没有收受过他的贿赂,只要向校党委和省纪委解释清楚了,应该就能平息了,回头还能追究那个商人的诽谤罪名。”
“本来就该这样,可是那个季明泽实在是阴险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