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出事了(2/4)
昌盛的姓格,叩桥不渡!什么意思呢,就是过河的时候先去敲一敲桥,看看结实不结实,即便是这样,他还是放弃了过桥。姓格过于谨慎,导致了温昌盛在做决断的时候多有犹豫。这一次如果不是两水市率先有了动作,而温昌盛也得到了严友光的倾向,很可能他还是回到老的思路上。未必能下决心接受王国华变通的思路,当然了,这里头也有王国华表现出来的跟许南下之间关系不一般的因素,但这不是主要因素。
“许书记,有个事情你可能想不到,这个构想是王国华首先提出来的。”温昌盛不动声色的报上王国华的名字,仔细的观察着许南下的表情。
许南下一贯严肃的脸上因为王国华的名字有了笑容,点点头带着肯定的语气说:“这个小伙子我知道,能力还是有一点的。昌盛啊,还是年轻好啊,有一股子闯劲。”
许南下一句能力还是有一点的,立刻被温昌盛无限放大。领导的话有时候要经过艺术加工再吸收,不能盲目的听字面意思不是?
“省委高度重视梯队干部的建设,两水地区秉承省委净胜,坚决响应并强有力的执行。如果不是省委的高瞻远瞩,年轻干部就不会得到一个发挥的平台。干部队伍一直以来论资排辈的现象,就得不到改善。我长期在基层工作,深感中央此举英明,省委英明。”
明知温昌盛有马屁之嫌,许南下心里还是很高兴。梯队干部建设是他一手推动的,也得到了中央的高度肯定。年前去京城时,中央某首长当面肯定了许南下的作为。
“我们就是要大胆的使用年轻干部,在这个问题上,我是坚持一贯的态度的。两水地区做的不错,走在了前面啊。”许南下这个话是在夸两水地区,但是经过加工之后,温昌盛重视的是大胆的使用年轻干部这一段,别的都给予了忽视。
“王国华工作没几天就已经是正科了,现在还享受着副处级待遇,再提拔有点说不过去。怎么办呢?只能是在分工的问题上加点量了,两年的红线一到,立刻正式转正就是。”温昌盛嘴上没说,心里却打好了算盘。
…………………………“王国华这个年轻人很不错,表现的非常优秀。由此可见,冷部长的眼光实在是高人一等。”同样是在讨论王国华,地点却换成了冷雨的家里。前来登门的客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