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神秘的工程(2/4)
站1号。她想起黎簇跟她说的事情,看图纸的日期,这些图纸和之前那张复印件有些差距,这一张应该是20世纪80年代的。但是,显然属于一个系列,应该是一系列图纸在不同年份、不同工程阶段的状态。
按照1900年前的古代设计图纸建造的现代工程,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
她坐了下来,开始翻阅这些资料。只用半个小时,她就全看完了,她的第一反应是愤怒,这些图纸,不要说让她背下来,就算让她重新描一份都需要很长时间;第二个反应是疑惑,因为她在这些图纸里,看到了奇怪的现象:
所有图纸上的描绘图和设计师,都有一个年龄备注。
所有这些设计师或者说绘画师,年纪十分小,都只有十几岁。
也就是说,这些图纸的设计师都是小孩子。至少在他们画图的时候,都是小孩。
为什么?
建筑方面的人才当时已经很多,很多老专家更有经验,为什么要启用一批孩子去做这个工作?
看来真的有必要去查查这些图纸的来历和背后的工程资料了。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些资料应该都会汇总,这个工程很大,而且在内蒙古的沙漠里,在北京应该有审批资料。只是这是一个海量数据的线下手动查询,要找到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她做了不少笔记,把那些年纪只有十几岁的绘图员的名字和年龄,全部抄了下来,同时她开始用手机拍照片作为备份,包括没有任何内容的背面她都没有放过。她知道自己不可能背下来,但是对方没有说不可以使用拍摄设备。
全部操作妥当之后,又等了片刻,她也不知道自己在等待什么。随后,她收拾了一下,也没有了困意,就离开了房间。
这样看来,“这些资料不能拿出这个房间”这个警告有些奇怪。
这个房间是否有监视系统梁湾不知道,但是从逻辑上分析,如果这些文件十分珍贵,不能给她随身带走,对方完全可以使用复印件。
但是这些都是原件,又有这个奇怪的警告,那么这个警告本身很可能和这份文件无关,而是和她自己有关。
最有可能的是,对方在看她是否听话,就和之前的“不准提问”一样。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