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远见(3/4)
那就是魏征不是一个现代人,他是一个唐朝人。自己用现代人的思维去考虑魏征本身,就犯了一个错误。魏征看到了李诚没有看到的东西,李诚的目的是抱大腿,魏征则担心李诚给李世民带来的变化。
出发点不同,得出的结论自然是相悖的。李诚再不主动招惹魏征,客观上已经给魏征为首的一群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举个例子,皇帝有钱了,对山东士族就不会那么客气了。你配合一点还好,不配合刀子就过来了。
任何一个李世民这样的皇帝,都不喜欢被人制约的。但是君主的权利,无论怎么看,都必须要有制约。否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就是灾难。熟悉历史的李诚,很快就想到了很多例子,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
一个对国家有绝对控制权的皇帝,一个决定很可能就把一个民族带上了一条死路。这一点体现在满清身上最为明显。满清是君主集权的巅峰,为了维系其统治,彻底的闭关锁国。使得本已经落后西方的华夏,开了历史的倒车。
这一倒车不要紧,中华民族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过门被打开的那一天起,一个多世纪之后,中国人民才算站起来。站起来之后,又奋力的追赶了七十年,才算勉强接近西方。真
的领会了魏征的心思之后,李诚的表情也变得凝重了起来。低头沉思良久,缓缓抬头道:“诚长于事务,短于庙堂之争。有心置身事外,却不得不陷入其中。”“
自成是聪明人,征心甚慰。”魏征看着李诚的表情变化,放心了许多。他能这么说话,说明他开始正视这个问题了。很多话,李诚也没法跟魏征说,比如李诚搞兄弟会,其实就是在布局。这个布局的初衷就是自保,但是李诚也很清楚,发展下去会变成什么样子。
兄弟会变成一个庞然大物之后,很自然的就会站在皇帝的对立面。这一点,李诚不会挑明,魏征也没看出来。“魏相,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李诚总算是说了这么一句。
魏征微微一愣,随即一笑道:“征明白了!”说着挣扎站起,朝李诚郑重拱手。李诚的可怕之处,在于未知。魏征从他的身上,看见了太多的未知。原则上要防患于未然,最好是扼杀在萌芽状态。但是魏征现在对李诚已经无可奈何了。短
短的一年多时间,李诚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