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釡底抽薪(2/4)
心诚意的又向于谦拜了一拜。
刚刚还差点身异处,这会儿又一心为国家,为朋友寻保全之道,虽然明末的读书人实在都不是东西,虽然张佳木对大明的读书人好感也并不多,但在于谦身上,还是看到了很可贵的东西,令他心折不已。
“后生,不要给老夫一壶一壶的灌迷汤了!”于谦笑道:“且说说你,怎么讨来的这道金牌
张佳木笑道:“也就是做了些转擅跋扈的事。”
他其实一直有两手准备,要是皇帝听劝,又能斗跨徐有贞,再救得于谦,则也罢了。要是这些都不成,倒是有一个办法,能够使得皇帝回心转意。
朱祁镇最恨的,就是传闻于谦和王文等人暗中召襄王来京。这位襄王是朱祁镇的亲叔父,也是国家现在与帝室最亲近的宗藩,宣宗之弟,听说成祖皇帝在时,对宣宗和襄王这哥儿俩都很喜爱,修十王府时,襄王的府邸堪比宫室,就是明证。
后来襄王之国,在朝野间也很有贤名,不象代王那爷孙,青衣帽,闹市袖锤,看到不顺眼的就用锤子击杀,这般行止,哪象个亲王?
襄王就让人敬佩的多,而景泰坚持不立太子,国家不可无君,召立襄王一说让朱祁镇极为紧张,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论说起来,他先重任王振,大失文臣之心,再出征土木,丧师辱国,比起向来庄重自持,在士大夫心里是一个标准贤王的襄王来,也是逊色的多了。
这种惶恐与害怕,再加上嫉妒不安的心理,使得朱祁镇心中极为愤恨,也大为不安。
张佳木做的,就是派李瞎子早早出京。到襄王府去,所做的有两件事。第一,请襄王修书自辩,绝无进京之心,亦无人请他进京。
第二,是襄王同时自请入朝觐见,以定君心,以定官民之心。
这般举措,对襄王自己。也大有好处,毕竟皇帝的猜疑是很要命的,尊贵如亲王,国朝被削藩致死的,也不是一位两位了,李瞎子一至,陈说利害,则襄王自然一一照办。有这两样一起来,朱祁镇对襄王的怀疑自然可以消弥,而对于谦的愤恨也就无形中开解了许多。
于谦毕竟不是王文等辈,并没有公开同意另外择储,所以取死!道,干谦对社稷有大功,又经讨襄王辩白,贱”控,自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