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昔有百家争鸣,如今遍地政治家(4/5)
豫地上前跪倒行礼,就跟见了亲爹一样激动地说道。
搞得杨信都有点茫然。
“起来吧,你这也出息了,听说得了皇贵妃赏识?”
老太监说道。
他声音有点嘶哑不是很清楚
“进忠是您老人家提拔起来的,您老人家就是进忠的再生父母,无论进忠在何处都是您老人家的狗。”
九千岁趴在地上说道。
“你倒是还算懂事!”
那老太监说道。
说完他又看了杨信一眼。
杨信继续堆着那一脸纯洁的笑容,然后很随意地向他拱手。
老太监略带不满的哼一声走过去,他后面那人向杨信一笑,杨信笑着伸出手指在自己脖子上划了一下,那人脸色骤变,带着震惊看着他,但却没说什么,一脸警惕地走了过去,过去之后还回头看,然后杨信又做了个勒死的动作,那人脚下一趔趄差点摔倒。
“这是王安?”
他们走远后杨信问爬起来的九千岁。
后者看着那走远的背影,面色深沉地点了点头。
“这东宫他是老大?”
杨信说道。
“他不属于东宫,伴读不是东宫官,东宫里面大臣是六傅,宾客,文华殿大学士,再就是詹事府,但实际就是詹事府,六傅都是虚职,而内官则是六局。但伴读既不是大臣也不是内官,他不属于东宫,而是皇帝专门派来给太子作伴与太子一同读书的,或者说皇帝给太子的钦差。也是给太子预备的以后司礼监掌印,太子登基一般都是立即将伴读升司礼监掌印,故此都不敢得罪,哪怕这时候的司礼监掌印,只要太子登基也只能给他当手下。”
九千岁说道。
“他身边那人是谁?”
杨信问道。
“汪文言,国子监的监生,不过是例监,几乎不可能做官,但手中不缺银子,且极其狡诈,如今搭上了王安,算是王安身边的谋士,而且颇受信任。不过此人背后没那么简单,应该是哪个还惦记起复的在野乡宦,花钱资助他进京以便及时知道京城动向,并做些背人的事情。实际上京城这地方,有的是各方势力派来的探子,就是一些地方官员同样也会派人,你在外面小心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