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七章 漕帮(3/4)
来了一股势力,他们团结拉拢贫苦船工,后面又在这沿江两岸招募贫苦之家的青壮子弟,结成了帮派对抗层层盘剥的各方势力。
他们将敲诈勒索的地痞流氓,驱逐出河运范围,敲诈勒索的闸口水道小吏,漕帮软硬兼施,逼其就范。
官府中的贪官污吏敲诈勒索船工。漕帮寻了一些有功名的人动则鸣冤叫屈,到处告状,并且暗中以银钱帮助。所以官吏们也慢慢的不再太过肆无忌惮。
时间长了这股势力越来越大,形成了大江南北都有势力的漕帮。
朝廷虽然知道这样的帮派容易尾大难掉,但是这漕帮先祖甚是明白事理,只做本分之事,除了这河运旁的都不涉及。
最后甚至得到了华汉国皇室的首肯,认为漕帮存在利大于弊,有利于国家粮食调运,也能安抚贫苦的船工,减少一些逼良为盗的可能。
最后赐予了漕帮盘龙棒当做家法,等于有了一定官面上的身份。但是这漕帮只做本分,庙堂之上绝无涉猎,也就绝了朝廷的猜忌。
这个伏朋义幼年时,出生在一个贫苦船工之家,因为父兄的缘故,自己也早早就加入了漕帮,此人生来悍勇,对帮内兄弟们极为义气,有侠名。
长到了十六岁就已经成了小头目,可以独自押运粮船,应付这一路上的各股势力,等到了二十岁已近做了漕帮最年轻的堂主。
此人深得老帮主的器重,觉得伏朋义有威望,能服众,做事情沉稳缜密,但到执行规矩帮规时,又能六亲不认,帮理不帮亲,所以悉心栽培。
这就遭到了帮内其他怀有歹心人的嫉妒,当年的副帮主就串通了几个手下,栽赃陷害这伏朋义,当场就先斩后奏,设伏欲杀之做到死无对证。
但功亏一篑,这伏朋义十分机敏,察觉到后毫不犹豫,立刻浴血奋战,杀出重围,抛下了自己的所有亲信家人。那副帮主也没想到伏朋义如此决绝。故没有得手。
帮主那时候已经年纪老迈,知道这个副帮主说的话不可尽信,但伏朋义生死未知,无法对证,身边又被安查了众多眼线,难以查明真相。
这伏朋义身负重伤杀出重围之后,潜入深山,怕生火被追兵察觉,自己茹毛饮血,休养生息。
等到伤愈出山后,发现自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